只签合同不交社保,你的权益谁来守护?
大家好,我是王律师,一名从业20多年的资深劳动法律师,咱们聊聊一个职场中常见的“坑”:有些公司只跟你签了劳动合同,却故意不交社保,这事儿听着简单,但背后藏着大风险。别小看社保,它可是你人生的“安全网”——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全指着它兜底呢,可现实中,不少老板为了省成本,玩这种“只签不缴”的把戏,作为律师,我得提醒你:这不仅违法,还会让你在关键时刻“裸奔”,下面,我就从法律角度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为什么这事儿绝不能忍。
咱们得明白,劳动合同和社保是“双胞胎”,缺一不可,签合同是确认劳动关系,但不交社保就等于剥夺你的法定保障,想象一下:你生病了,医保卡刷不了;老了,养老金一分没有;失业了,连基本补助都拿不到——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我处理过的真实案例,去年,一个年轻白领小张就中了招:公司和他签了三年合同,但社保一分没交,结果他突发重病,自掏腰包花了十几万医疗费,事后我们打官司,虽然赢了赔偿,但那段苦日子他再也追不回来。企业逃避社保,本质上是对员工权益的“隐形掠夺”,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强制性规定,社保不是“福利”,而是你的“权利”,老板没资格讨价还价!
那为什么公司敢这么干?无非是钻空子、省成本,社保缴费占工资的30%左右,有些小企业觉得“能省就省”,或者忽悠你说“多发点工资抵社保”。千万别信!工资再高,也换不来社保的保障功能,法律上,劳动关系一成立,企业就必须在30天内为你参保,否则,轻则罚款,重则吃官司,作为员工,你怎么自保?很简单:签合同时,瞪大眼睛看条款。如果合同里没写社保细节,或老板口头承诺“以后补”,这绝对是“红灯信号”,立刻要求书面补充协议,或者保留微信、邮件证据,一旦发现没交社保,别犹豫——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找律师发律师函。维权要趁早,拖得越久,损失越大。
我不是吓唬你,而是想帮你避坑,生活不易,职场更该有公平。只签合同不交社保,不是“小问题”,而是“大隐患”,它破坏社会信任,更让员工暴露在风险中,企业也别觉得能“蒙混过关”——现在大数据联网,税务部门一查一个准,去年某地就有家公司被罚了50万,老板还上了失信名单,无论你是员工还是老板,都该牢记:合规才是长久之计。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问题,我的专业建议是:第一,立即核对工资条和社保账户——登录当地社保局官网或APP,查缴费记录,第二,收集证据:合同、工资转账记录、老板的承诺录音等,第三,优先协商:温和提醒企业补缴,避免激化矛盾,第四,果断维权:协商失败后,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举报,或委托律师介入,沉默只会纵容违法,行动才能守护权益。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中必须明确社会保险事项。
-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十三条: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的,由社保机构责令限期缴纳,并加收滞纳金;逾期不缴的,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对单位处应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说到底,社保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只签合同不交社保,就像买车不买保险——看似省钱,实则玩火,作为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小失大:企业赔钱又丢信誉,员工伤身又伤心,职场之道,贵在诚信与合规,别让一时的“省事”毁了一生的保障,行动起来,捍卫你的权利——因为,你的未来,值得被守护。(如果您有具体案例,欢迎私信咨询,我会尽力解答!)
只签合同不交社保,你的权益谁来守护?,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