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签合同、不交社保,你的权益谁来保障?
大家好,我是李律师,从业法律领域快20年了,见过太多职场上的辛酸事儿,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常见但常被忽视的问题:当你入职一家公司,他们既不签劳动合同,又不给你交社保,你会怎么办?这可不是小事,它可能让你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到头来连基本的养老和医疗都保障不了,想象一下,小王刚毕业时满怀憧憬地加入一家小公司,老板拍着胸脯说“咱们是兄弟,签合同太见外了”,结果干了一年多,工资发得拖拖拉拉,社保更是影子都没见,小王生病住院时,才惊觉自己连医保都用不上,那种无助和愤怒,我能理解——这不是人情冷暖,这是赤裸裸的违法!我就从专业角度,掰开揉碎了说说这事儿,帮你认清风险,掌握维权之道。
咱们得明白,公司不签合同、不交社保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这不是“老板抠门”那么简单,而是侵犯了你的法定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公司拖着不签,员工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这可不是小数目,算下来可能比你正常工资还高!再说社保,它可是你的“救命钱”,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五险。社保是员工的法定权利,公司不缴纳就是违法逃避责任,现实中,有些老板为了省成本,玩各种花招:比如口头承诺“干得好就补”,或者威胁“要签合同就走人”,但别被忽悠了——这些行为不仅坑了你,还让公司面临罚款、赔偿甚至刑事责任,我经手过一个案子:小李在一家电商公司干了两年,没合同没社保,结果公司突然倒闭,他连失业金都领不到,后来我们帮他维权,法院判公司补缴社保并支付近10万元赔偿。这类案例证明,沉默只会让你吃亏,主动维权才是正解。
员工该怎么保护自己?核心在于收集证据和及时行动,入职时,就算公司不主动签合同,你也得留个心眼:保存好工作证、工资条、打卡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这些都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铁证,如果公司拖着不办社保,别犹豫,立即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时效很重要——劳动仲裁的期限一般是争议发生起一年内,过程中,别怕“撕破脸”,法律站在你这边,我建议员工先和公司友好协商,摆出法条讲道理;如果无效,就找律师或工会帮忙。维权不是找茬,而是守护自己的尊严和未来,毕竟,社保断了,退休金少一截;医疗没保障,一场大病就能拖垮全家,这情感上的煎熬,我能体会——谁不想安心工作,不必为基本生存提心吊胆?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这种情况,别慌,一步步来:第一,立即收集所有工作证据,比如入职通知、工资转账记录等;第二,书面要求公司补签合同和补缴社保,保留沟通记录;第三,若公司拒绝,30天内向劳动仲裁委提交申请;第四,考虑咨询专业律师,费用不高却能省大麻烦,你的权益要靠自己争取,别让拖延毁了一切。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说到底,公司不签合同、不交社保不是小问题,而是对员工生存权的践踏,从法律到情感,这都该零容忍,作为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怕丢工作”而忍气吞声,结果损失惨重,职场不是江湖义气,白纸黑字的合同和社保才是你的护身符,行动起来吧——你的权益,值得你全力守护!如果你有类似困扰,欢迎留言交流,咱们一起把正义扛到底。
公司不签合同、不交社保,你的权益谁来保障?,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