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是指什么?你真的了解这个影响你买房、装修、甚至物业费的关键概念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看房时销售说“这套房建筑面积100平”,结果你量了量实际能用的空间,发现才70多平?心里嘀咕:“那剩下的20多平去哪儿了?”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讲究的话题——建筑面积是指什么?
建筑面积到底“算”了哪些地方?
建筑面积,就是一整栋建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总面积。它不光包括你家客厅、卧室这些能踩在脚下的地方,还包括了墙体、公共区域、甚至是电梯井、管道井这些你平时根本不会注意到的空间。
具体拆解一下,建筑面积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套内建筑面积:这是你能真正“拥有”的空间,包括:
- 房屋实际使用的面积(俗称“地毯面积”)
- 套内墙体面积(比如你家和邻居家之间的墙,一半算你家的)
- 阳台面积(封闭阳台算全部,未封闭阳台算一半)
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这部分最容易让人“懵圈”。
- 楼梯间、电梯井
- 公共门厅、过道
- 变电室、设备间
- 物业管理用房 这些虽然你不住,但属于整栋楼业主共同使用,所以要按比例“分摊”到每户头上。
外墙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建筑外墙有一半也算进你的建筑面积里,听起来有点玄,但这是国家统一规定。
建筑面积 ≠ 实际使用面积!
这也是为什么你总觉得“得房率”低的原因——建筑面积越大,分摊越多,你真正能用的空间反而可能更小。
为什么建筑面积这么重要?
你以为建筑面积只是个数字?错!它直接关系到:
- 买房总价:开发商按建筑面积计价,100平的房子,哪怕实际能用的只有75平,你也要为那“虚的”25平买单。
- 物业费、取暖费:很多物业公司是按建筑面积收费的,多一平米,每年多花几十甚至上百元。
- 装修预算:如果你按建筑面积估算装修费用,可能会严重超支,因为实际施工面积远小于建筑面积。
- 房产证登记:建筑面积是房产证上明确标注的法定面积,具有法律效力。
举个例子:
你买了一套建筑面积90平的房子,得房率75%,意味着你真正能用的套内面积只有67.5平,剩下的22.5平,是公摊,如果物业费是3元/平/月,你每月要为这22.5平“看不见的空间”支付67.5元——一年就是810元!
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套内面积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搞混这几个概念,这里帮你划重点:
名称 | 定义说明 |
---|---|
建筑面积 | 套内面积 + 公摊面积,房产证登记面积,影响总价和物业费 |
套内建筑面积 | 自家墙体内的面积,含墙体和阳台,是你真正“拥有”的部分 |
使用面积 | 家具能摆进去、人能活动的净面积,最贴近“实际感受” |
记住一句话:建筑面积 ≥ 套内面积 ≥ 使用面积。
如何避免被“建筑面积”误导?
- 看房时别只听销售说“XX平”,一定要问清:套内面积多少?得房率多少?
- 查看《房屋测绘报告》:这是最权威的面积依据,由专业测绘机构出具。
- 对比不同楼盘的得房率:高层住宅得房率在70%-80%,多层或板楼可能更高,如果某个楼盘宣传“100平大三居”,但得房率只有65%,那你就要警惕了。
✅ 建议参考:
买房前,务必要求开发商提供详细的面积构成说明,尤其是公摊部分的明细。
不要只看总价和单价,更要算清楚“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实际成本”。
建议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及误差处理方式,避免交房后产生纠纷。
📚 相关法条参考:
《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1-2000)
明确规定了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墙体、阳台、公摊等的计算规则。《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八条
“商品房销售可以按套(单元)计价,也可以按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计价……按建筑面积计价的,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载明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发生误差的处理方式。”《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
建筑面积是不动产登记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法律效力。
建筑面积是指什么?它不只是一个数字,而是你买房成本、居住体验、甚至未来转手价值的重要指标。
别再被“大户型”的宣传迷惑了,真正聪明的购房者,看的是“得房率”,算的是“使用效率”。
搞懂建筑面积,就是搞懂了房产交易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隐形成本”。
下次看房,记得带上这篇文,问清楚每一个平方到底“算”了什么——毕竟,你花的每一分钱,都该明明白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