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以为只是房子和存款,其实远不止这些!
你有没有想过,当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时,他留下的到底算不算“遗产”?遗产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只有房产、存款才算?亲戚之间因为争遗产反目成仇,真的值得吗?咱们不讲干巴巴的法律条文,我作为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想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和你聊聊“遗产”背后那些你可能从未注意的真相。
先来个直白定义:遗产,是指一个人死亡后,依法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总和,注意啊,这里有两个关键词——“死亡后”和“合法财产”,也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再值钱的东西也不叫遗产;而违法得来的东西,比如贪污受贿的钱,哪怕数额再大,也不能算遗产,更不能继承。
很多人一提到遗产,脑子里立刻蹦出“房子”“存折”“车子”,没错,这些确实是遗产的“主力军”,但遗产的范围其实比你想象中宽得多,除了常见的现金、房产、车辆、银行存款,还包括:
- 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等金融资产;
- 个人名下的知识产权,比如作家写的小说版权、音乐人创作的歌曲;
- 公司股权、合伙企业份额;
- 收藏的字画、古董、珠宝;
- 甚至虚拟财产,比如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游戏里的稀有装备,只要能证明其财产价值,也有可能被认定为遗产。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债务算不算遗产?答案是——遗产包括财产,也包括债务,继承人继承财产的同时,也要在继承范围内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比如老王去世,留下一套房值100万,但欠银行80万贷款,那继承人继承这套房,就得还这80万,不能只拿好处不担责任。
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遗产不等于自动归子女或配偶,很多人以为“我爸的东西,当然是我来继承”,但法律上可不是这么简单,如果没有遗嘱,就得按法定继承顺序来分: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才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就是说,如果你爸没立遗嘱,你妈、你、你爷爷奶奶都有权分遗产,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
更复杂的是,有些人以为“口头说说就算数”,比如老人临终前说“这房子给大儿子”,结果其他子女不认账,闹上法庭。口头遗嘱在法律上效力极低,除非在危急情况下且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否则很难被认可,想避免家庭纠纷,提前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我还见过不少家庭,因为没搞清“遗产是什么意思”,在亲人去世后互相猜忌、争得头破血流,遗产本该是爱的延续,而不是仇恨的开始。真正有价值的遗产,不只是钱和房,更是一份清晰的安排、一份对家人的体谅与尊重。
建议参考:
如果你或家人年事已高,或者资产结构较复杂,强烈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制定合法有效的遗嘱或家族财富传承方案,不要等到“出事了”才后悔,一份清晰的遗嘱,不仅能避免继承纠纷,还能减少税负、保护隐私,让爱平稳传递,不留遗憾。
相关法条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小编总结:
“遗产是什么意思”?它不只是冷冰冰的财产清单,更是一份关于责任、情感与传承的深刻命题,理解遗产的真正含义,不仅能帮我们更好地规划人生,也能在亲人离开后,少一些争执,多一份体面与温情,别等到最后一刻才去了解,提前规划,才是对家人最深的爱。法律不冰冷,它只是在提醒我们:爱,需要被认真对待。
遗产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以为只是房子和存款,其实远不止这些!,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