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缴纳社保却不交税了?这个操作可能引爆双重法律风险!
** 公司只缴社保却悄悄不交税?这波“省钱操作”真的安全吗?
一位经营小型科技公司的王总遇到了烦心事,公司资金周转有些紧张,他听信了某些“节税妙招”,决定只按时缴纳员工社保,却对需要缴纳的税款拖延甚至隐瞒不报,他心想:“社保关系到员工养老看病,不能停;税嘛,晚点交或者少交点,税务局未必查得那么细,能省一点是一点。”起初几个月似乎风平浪静,王总暗自庆幸,然而好景不长,一封来自税务局的《税务检查通知书》打破了他的侥幸,经核查,公司近一年通过隐匿收入等方式少缴税款达80余万元,更让王总没想到的是,税务局认为其行为已涉嫌偷税,将案件线索依法移送给了公安机关。“我只是想缓缓,怎么就成了偷税?”王总在收到公安机关传唤时,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双重违法,后果远超想象
王总的案例绝非个例,一些企业经营者存在误解,认为:
- “缴了社保就是好公司,税务上宽松点没事?”—— 大错特错!社保缴纳和纳税申报是法律赋予企业的两项独立且不可推卸的法定义务,按时足额缴纳社保,保障员工权益固然重要,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在纳税义务上打折扣、做手脚。
- “不交税只是欠钱,补上就行?”—— 危险认知!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刑法》相关规定,像王总公司这种故意隐匿收入、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从而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性质上已构成“偷税”,这不仅是简单的欠钱(欠税),更是一种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甚至构成犯罪(逃税罪),其法律后果远比单纯拖欠税款严重得多!
“只缴社保不交税”的操作,实际上是在同时触碰两条法律高压线:
- 社保法层面:按时足额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这点王总做到了(仅就此点而言)。
- 税法层面:其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已严重违反了税收法律法规。税务机关有权追缴税款、加收巨额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年化约18.25%!),并处以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更严重的是,如果像王总公司那样,被认定为“偷税”且达到刑事立案标准(通常纳税人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且数额在5万元以上),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如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等)将面临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
法律建议:合规经营是唯一正道
- 立即自查自纠:如果企业存在类似情况,务必立即停止任何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违法行为,主动梳理账目,全面审视纳税申报情况。
- 尽快专业咨询:立即寻求专业税务师或律师的帮助,评估风险程度,专业人士能帮你厘清问题性质(是计算错误、政策理解偏差,还是故意违法?),判断是否已构成偷税及可能面临的后果。
- 把握主动补缴机会:在税务机关启动检查程序前,主动进行纳税自查,并补缴税款、滞纳金,是最大限度争取从宽处理(特别是避免刑事责任)的关键窗口期。《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对偷税行为处以罚款,但如果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前主动补缴,可视为“补缴”行为,虽不能免除滞纳金和可能的罚款,但通常能避免被认定为“偷税”而移送司法机关。
- 完善内控机制: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建立并严格执行健全的财务和税务管理制度,确保收入完整入账、成本费用真实合法、纳税申报准确及时,定期进行税务健康检查,防患于未然。
相关法条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 第三十一条: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
- 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二百零一条 【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小编总结:
社保与税收,是悬挂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双剑”,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将招致法律的严惩。王总的教训警示我们:“只缴社保不交税”绝非聪明的“节流”,而是极其危险的“玩火”行为。它非但不能真正缓解企业压力,反而会将其拖入滞纳金罚款的泥潭甚至刑事风险的深渊,最终付出远超“节省”税款的惨痛代价,企业经营不易,但唯有敬畏法律、坚守合规底线,才是基业长青、规避风险的真正智慧,任何试图在法律边缘试探的“捷径”,终将是一条通往巨大麻烦的不归路,依法纳税,既是义务,更是对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最好保护。
公司缴纳社保却不交税了?这个操作可能引爆双重法律风险!,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