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委托是什么意思?听我一五一十讲清楚,别再被合同里的黑话吓住了!
你有没有在签合同、办手续,或者看法律文书时,突然看到开头那句“兹委托……”就愣住了?心里嘀咕:“这四个字到底啥意思?是不是很高大上?我签了会不会背锅?”别慌,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讲讲“兹委托”到底是啥,让你从此不再被这几个字唬住!
先说结论:“兹委托”其实就是“现在我正式委托……”的意思,它不是什么神秘咒语,也不是法律圈的“行话黑话”,而是一个非常常见、非常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用来表示“在此刻,我正式授权某人代表我处理某件事”。
“兹”是文言文里一个时间副词,意思是“此刻”;“委托”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合起来就是——“我正式委托……”,听起来是不是瞬间接地气了?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你去银行办业务,但自己没空,让朋友代你去,你写个授权书,开头可能是这样:
兹委托张三(身份证号:……)代为办理本人在XX银行的账户销户手续,委托期限自2024年6月1日起至2024年6月30日止。
看到没?“兹委托”三个字,就是法律文书里的“开场白”,它标志着这份委托行为是正式、明确、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没有它,文书可能显得不够规范,甚至影响法律效力。
那你可能会问:我非得用“兹委托”这三个字吗?能不能写“我现在委托”?
从法律效力上讲,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口语化表达也行,比如写“我现在委托李四去法院取一份判决书”,只要内容完整、双方认可,也是有效的,但为什么律师、法院、银行都爱用“兹委托”?因为它简洁、庄重、无歧义,是法律文书中的“标准用语”,就像“此致敬礼”之于书信一样,已经成为一种专业习惯。
特别提醒:委托不是儿戏!
一旦你签了委托书,哪怕只是口头说“你帮我跑个腿”,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构成法律上的“委托关系”。受托人(帮你办事的人)在授权范围内做的事,法律后果由你来承担,比如你让朋友去签合同,他签了,哪怕你没看内容,你也得认!
签委托书前一定要搞清楚三点:
- 委托谁(身份信息要写全)
- 办什么事(事项要具体,别写“全权代理”这种模糊词)
- 能办多久(写清起止时间)
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被代理”了,后果自负!
✅ 建议参考:如何安全使用“兹委托”?
- 能书面就不口头:重要事项一定要写成《授权委托书》,双方签字,必要时公证。
- 事项写具体:别说“全权处理我的房产”,要说“代为签署房屋买卖合同、收取房款、办理过户手续”。
- 别乱给“全权代理”:全权代理风险极高,容易被滥用,除非你100%信任对方。
- 记得写期限:过期自动失效,避免无限期授权带来的隐患。
- 保留副本:自己留一份,防止纠纷时说不清。
📚 相关法条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一十九条: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第九百二十二条: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需要变更委托人指示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
第九百二十九条:受托人因处理委托事务给第三人造成损害的,委托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受托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除外。
这些法条告诉我们:委托不是“甩锅”,而是“授权+担责”,你让人办事,事办砸了,锅还得你背——除非你能证明对方故意坑你。
“兹委托是什么意思”?说白了,我现在正式授权你办事”,它不是吓人的术语,而是法律文书中的“礼貌开场”。理解它,不是为了背法条,而是为了保护自己。
生活中,签合同、办房产、打官司、甚至孩子上学报名,都可能遇到委托。搞懂“兹委托”,就是搞懂“谁说了算、谁来负责”,别让一个词,绊住你的人生大事。
下次再看到“兹委托”,别慌,微微一笑:“哦,原来是这个意思,我懂了。”
兹委托是什么意思?听我一五一十讲清楚,别再被合同里的黑话吓住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