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干价是什么意思?听律师给你讲清楚,别再被一口价忽悠了!
装修房子时,装修公司说“我们是包干价,总价12万,全包!”你一听,心里一喜——省心啊,不用再东算西算!可等到施工到一半,对方突然冒出一句:“这瓷砖超了预算,得加钱。”你懵了:不是说好包干吗?怎么还加钱?
这时候你才意识到——包干价到底包什么?不包什么?这里面的水,比你想象的深得多。
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包干价是什么意思”,从法律角度、实务操作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三个维度,给你掰扯清楚。
包干价的法律定义:不是“随便说说”的承诺
在法律术语里,包干价又叫“总价包干”或“固定总价合同”,指的是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一个总价款,承包方在完成合同约定的全部工作内容后,发包方按此总价支付,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否则不得因成本上涨、工程量微调等原因追加费用。
听起来很美好,对吧?但关键就在这句话里:“合同约定的全部工作内容”。
重点来了:包干价≠无限包干,它只包合同里写明的项目,如果合同写得模糊,或者后期你临时加活儿(比如多装一盏灯、改个插座位置),那超出部分当然要另算钱。
“包干”不等于“全包”,更不等于“无限制兜底”,很多纠纷,都是因为消费者误以为“包干=什么都包”,而商家则咬定“合同没写,就不在包干范围内”。
包干价的三大“坑”,你踩过几个?
项目不明确,后期加钱没商量
比如装修合同里写“水电改造包干价2万元”,但没写清是按面积算还是按点位算,也没说明是否包含开槽、穿线、材料品牌,施工中,工人说:“你家墙厚,得多打几个孔,加5000。”你怎么办?这时候你才发现,合同没写清,法律上你就很难维权。材料以次充好,价格却按高档算
有些商家在报价单上写“品牌瓷砖”,但不写具体型号,施工时给你用低价杂牌砖,却按包干价里的高档砖价格收费,你一看货不对板,想换?行,加钱。这就是典型的“低价包干,高价增项”套路。变更不签补充协议,最后全你担责
很多业主在施工中临时改设计,比如想换个吊顶样式,口头跟施工队说了句“改一下”,结果结算时对方说:“这改动没签协议,得加8000。”你争辩说当时同意了,可没证据啊!口头变更在法律上很难成立,吃亏的还是你。
如何避免包干价陷阱?律师给你支招
建议参考:
合同必须细化到每一项
不要只写“装修包干12万”,而要附上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和《材料明细表》,写清楚品牌、型号、数量、工艺标准,东鹏瓷砖,型号800×800,铺贴面积80㎡,含辅料及人工”。明确“包干范围”和“除外情形”
在合同中写明:“本包干价包含以下项目……不包含以下情形……如因甲方(业主)变更设计或增加项目,双方应签订书面补充协议,另行计价。”所有变更必须书面确认
无论多小的改动,都要签《工程变更单》,写明增减项目、费用、工期影响,并由双方签字。没有书面确认,坚决不施工。付款节奏要合理
建议采用“3331”模式:签约付30%,水电验收后付30%,泥木验收后付30%,竣工验收后付10%。尾款一定要留足,作为质量保障。
相关法条参考(真实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意味着:你说包干,就得按合同履行,不能随意加价)《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商家有义务明确告知包干价包含哪些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条
当事人对工程量有争议的,按照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签证等书面文件确认。
(强调书面证据的重要性)
包干价是什么意思?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份责任。
它意味着承包方要对总价负责,也意味着业主必须清楚“包”的边界在哪里。
真正的包干,是透明的包干,是写在纸上的包干,而不是靠嘴说的“一口价”。
别再被“全包”“零增项”这些营销话术迷惑了。签合同前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多写一行,就能省下几千甚至几万的冤枉钱。
法律不保护“我以为”,只保护“白纸黑字”。
下次再听到“包干价”,别急着点头,先问清楚——包什么?怎么包?不包什么?
这才是聪明消费者的正确打开方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