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岁才能开通网银?未成年人也能办吗?
孩子想自己买个游戏皮肤,或者高中生想用手机支付生活费,结果一打开银行APP,发现“未满18岁无法开通网银”?于是家长一头雾水,孩子一脸失落。到底多少岁才能开通网银?是不是非得等到成年才行?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个问题掰扯清楚。
先说结论:原则上,年满16周岁且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就可以申请开通网上银行服务,但这里有几个关键词要划重点——“年满16周岁”、“有收入来源”、“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很多人以为必须18岁才能办,其实这是个常见的误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说,哪怕你还没到18岁,只要你是打工的、有稳定收入,法律上就承认你能独立签合同、办业务,包括开通网银。
现实操作中,各家银行的执行标准略有不同。
- 国有大行(如工、农、中、建):通常要求年满18周岁才能独立开通全功能网银;
- 部分股份制银行或地方性银行:对16周岁以上、有身份证和收入证明的青少年,可以开通有限额的青少年网银账户;
- 监护人代为办理:如果孩子未满16周岁,家长可以作为监护人陪同办理,开通“监护人授权的儿童账户”,但支付功能会受到严格限制,比如单日限额500元、不能转账、不能投资理财等。
关键不是“年龄”本身,而是“民事行为能力”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银行担心未成年人缺乏金融风险意识,容易遭遇诈骗或过度消费,因此在开通网银时会格外谨慎。
现在很多银行推出了“青少年金融账户”或“亲子账户”服务,父母可以绑定孩子的电子账户,设置每月零花钱额度,孩子通过专属APP进行消费,所有交易父母都能实时监控,这种模式既培养了孩子的财商,又保障了资金安全,是一种很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建议参考:
如果你家孩子年满16岁,有兼职收入,想独立管理自己的钱,建议带齐身份证、收入证明(如工资条、劳动合同)、银行卡,去银行柜台咨询“青少年网银”或“有限额电子银行服务”,如果孩子还小,不如先开通受监护人管控的电子账户,循序渐进地培养理财意识。切记:安全第一,教育其次,功能再全也不如风险可控来得实在。
相关法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06年第5号)第八条:
“办理电子银行业务的客户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银行应核实客户身份信息,确保业务办理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261号):
要求银行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通电子银行服务时,应加强身份识别和风险提示。
小编总结:
多少岁才能开通网银?不是一刀切的18岁,而是看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16岁以上、有收入的青少年,理论上完全可以申请;但实际操作中,银行会综合风险控制做出限制。家长不必焦虑,也不必替孩子包办一切,而是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教会他们如何安全、理性地使用数字金融工具。毕竟,未来的社会是数字金融的社会,早一点学会管理金钱,比晚一步吃教训要强得多。网银不是“能不能开”的问题,而是“怎么用好”的问题。
多少岁才能开通网银?未成年人也能办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