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银多少岁才能开通?未成年人到底能不能用?
孩子拿着压岁钱想自己存着,或者高中生想网购但没有银行卡,一问银行说“要16岁才能办网银”?瞬间懵了——网银多少岁才能开通?是不是必须成年才行?咱们就来把这个问题掰扯清楚。
很多人对“开通网银”这个概念存在误解。网银不是银行卡,也不是支付工具,而是网上银行服务的统称,它允许用户通过电脑或手机操作账户,查余额、转账、缴费、理财等,但要使用这些功能,首先得有一张银行卡,而这张卡的开立和网银功能的开通,是两个环节,年龄要求也略有不同。
先说结论:通常年满16周岁就可以独立申请银行卡并开通网银功能;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监护人陪同下也可以办卡,但网银权限受限。
具体来看:
16周岁及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即使没有工作,大多数银行也允许16岁以上的青少年凭身份证独立办理借记卡,并申请开通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服务,也就是说,16岁是大多数银行默认的“自主开通网银”的年龄门槛。
8到16周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办卡,但必须由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携带户口本、身份证、孩子的出生证明等材料,一同前往银行办理,卡可以办,但网银功能通常不会完全开放。转账功能会被限制,每日交易额度极低,且无法绑定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这是出于对未成年人资金安全和消费行为的保护。
8周岁以下: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原则上不能独立进行金融交易,但部分银行允许监护人代为开立“儿童账户”或“亲子账户”,这类账户主要用于压岁钱管理、教育储蓄等,不具备网银功能或仅支持查询。
那为什么银行要设这个年龄门槛?说白了,就是风险控制,网银意味着远程操作、资金流动、信息泄露风险,一旦未成年人遭遇网络诈骗、误操作转账,追回难度大,责任界定也复杂,银行出于合规和安全考虑,自然要设置年龄和权限的“防火墙”。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一些银行推出了“青少年专属账户”或“家长监管版手机银行”,允许父母为孩子开卡并远程管理网银权限,比如设定每月消费上限、限制夜间交易、实时推送交易提醒等。这既满足了孩子独立管理零花钱的需求,又保障了资金安全,是当前比较人性化的一种解决方案。
建议参考:
如果你家孩子还没满16岁,但想体验电子支付或理财启蒙,不妨考虑以下几点:
- 优先选择支持“亲子共管”的银行账户,比如工商银行的“宝贝成长卡”、招商银行的“小招喵账户”等,这类产品通常配套App,家长可设置消费规则。
- 不要急于开通全功能网银,尤其是涉及大额转账或投资理财的功能,等孩子具备基本金融常识后再逐步开放。
- 加强财商教育,与其纠结“几岁能开网银”,不如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网络安全意识,这才是真正的“开户”。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 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392号):明确未成年人开立银行账户需由监护人代理,并对账户功能进行合理限制。
小编总结:
回到最初的问题——网银多少岁才能开通?答案不是一刀切的“18岁”或“必须成年”。16岁是关键分水岭,在此之前,未成年人可以办卡,但网银功能受限;16岁后,基本可自主开通,真正重要的,不是年龄本身,而是背后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与其纠结“能不能开”,不如思考“该不该开”“怎么用才安全”。数字时代,孩子的第一张网银,不该是盲目的起点,而应是教育的开始。
网银多少岁才能开通?未成年人到底能不能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