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后,短信轰炸还骚扰通讯录?我该怎么办?
某天突然手机响个不停,不是催收电话就是威胁短信,内容从“你再不还钱就上门抓人”到“已经通知你家人同事”,甚至你朋友都开始收到类似消息……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你某笔网贷逾期了几天?
别慌,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种“精神围剿”,不少网贷平台或第三方催收机构在债务逾期后,采取极端手段施压,短信轰炸、骚扰通讯录联系人,早已成为不少负债人难以启齿的噩梦,但你知道吗?这些行为,很多已经涉嫌违法!
网贷逾期,催收到底能“疯”到什么程度?
正常催收,是提醒你还款,沟通还款方案,但现实中,很多人遭遇的却是:
- 每天几十条短信,凌晨还在发“最后通牒”;
- 用侮辱性语言称呼你,老赖”“骗子”;
- 不仅打你电话,还轮番轰炸你父母、兄弟姐妹、同事甚至前男友/女友;
- 发送伪造的“法院传票”“律师函”恐吓你;
- 声称要“上门抓人”“贴大字报”“影响子女政审”……
这些,都不是合法催收,而是赤裸裸的骚扰和恐吓!
为什么他们会知道你的通讯录?
当你在申请网贷时,几乎每一家平台都会要求你“授权通讯录权限”,你以为只是走个流程,其实你已经默许他们可以读取你手机里的联系人,一旦逾期,这些信息就成了催收的“武器”。
但请注意:你授权的只是贷款服务,不是让他们肆意骚扰你亲友的“通行证”!
面对骚扰,我们能做什么?
先稳住情绪,别被吓住
很多催收就是靠制造恐慌让你妥协。逾期不等于犯罪,更不等于你可以被任意羞辱,欠钱要还,但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立即停止授权,保护隐私
- 在手机设置中关闭相关App的通讯录、短信、电话权限;
- 考虑卸载非必要网贷App,防止信息继续泄露;
- 使用“骚扰拦截”功能,屏蔽高频陌生号码。
保留证据,随时维权
- 截图所有骚扰短信、录音催收电话;
- 记录骚扰时间、频率、内容,尤其是涉及威胁、辱骂、泄露隐私的部分;
- 如果亲友被骚扰,让他们也保留证据,比如截图、通话记录。
这些证据,是你日后投诉、报警、起诉的关键!
正式投诉,让监管出手
你可以向以下部门投诉:
-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可提交投诉);
- 银保监会(拨打12378);
- 工信部(针对App违规收集信息,拨打12381);
- 公安机关(若涉及恐吓、人身威胁,直接报警)。
合法催收只能针对债务人本人,不得骚扰第三方,更不能威胁、侮辱。
📌 建议参考:这样做更有效
-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还款:与其等催收炸锅,不如主动沟通,说明困难,申请延期或分期,很多平台有“困难帮扶”政策。
- 拒绝私下和解:不要轻易加催收微信、签不明协议,避免被套路。
- 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如果骚扰严重,可咨询专业律师,发律师函制止侵权行为。
- 心理疏导也很重要:被催收折磨久了容易抑郁,别硬扛,找信任的人聊聊,或寻求心理咨询。
📚 相关法条依据(真实有效)
-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催收人员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恐吓、威胁、侮辱债务人及联系人。
这些白纸黑字的法律,就是你对抗暴力催收的盾牌!
✍️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恐慌中失去理智,任人宰割。你有权被尊重,有权拒绝骚扰,更有权用法律保护自己和家人,面对短信轰炸、通讯录泄露、亲友被扰,别沉默,别自责,更别轻信“还钱就能了事”的谎言。
真正的解决之道,是理性面对债务,同时坚决捍卫底线,该还的债,一分不少;不该受的辱,一寸不让,你不是“老赖”,你只是一个暂时遇到困难的人,而法律,永远站在文明与尊严这一边。
如果你正在经历这些,现在就可以做三件事:
✅ 保存证据
✅ 关闭权限
✅ 拿起电话投诉
你不是孤军奋战,这世界,总会有人为你发声。
网贷逾期后,短信轰炸还骚扰通讯录?我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