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哪些东西不能托运?一文说清,别再被拦在安检外了!
大包小包赶着去机场,结果在安检口被拦下,被告知“这个不能托运”?那一刻,心里五味杂陈,既尴尬又着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旅客因为不了解“飞机什么不能托运”而耽误行程,甚至面临罚款或物品被没收的风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话题,把那些“不能托运”的雷区一个个挖出来,让你下次坐飞机,心里有底,行李无忧。
我们得搞清楚一个基本概念:托运≠万能收纳箱,很多人觉得,只要不带在身上,塞进箱子托运就万事大吉,错!很多危险品、贵重物品、易损物品,航空公司明确禁止托运,哪怕你包装得再严实也不行。
先说最典型的——锂电池类物品,比如充电宝、笔记本电脑、相机电池、电动牙刷、电子烟等,这些含锂电池的设备,必须随身携带,严禁托运,为什么?因为锂电池在货舱密闭环境中一旦过热或短路,极易引发火灾,而货舱不像客舱那样有即时监控和灭火手段,风险极高。哪怕你有个超大容量的充电宝,也得放进随身包里,别想着偷偷塞进行李箱。
再来说说易燃易爆品,这几乎是老生常谈,但依然有人“以身试法”,比如打火机、火柴、酒精喷雾、高度白酒(超过100ml且未密封)、喷雾罐(发胶、防晒喷雾超过120ml)、油漆、汽油等,这些玩意儿一旦在货舱里发生泄漏或受压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别以为藏得好就没事,安检机器可不认人情。
还有很多人忽略的一类——贵重物品和重要文件,比如护照、身份证、现金、珠宝、相机、手办、限量球鞋……这些虽然不危险,但强烈建议随身携带,切勿托运,为啥?因为托运行李在运输过程中要经过多次中转、装卸,丢失、破损的概率远高于随身行李,万一你托运的箱子里有一台价值两万的相机,结果到了目的地发现被摔成“抽象艺术”,航空公司最多按公斤赔你几十块,哭都来不及。
鲜活物品、宠物(除导盲犬等服务动物外)、植物种子、药品(尤其是需冷藏的),也大多不能随便托运,尤其是药品,如果需要恒温保存,托运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可能让药效失效,甚至变质。特殊药品一定要提前联系航司,确认运输条件。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液体呢?”液体其实分两种情况。超过100ml的液体不能随身带,但可以托运,比如大瓶洗发水、沐浴露,但要注意,托运的液体必须密封良好,避免泄漏污染其他行李,而像香水、指甲油这类属于易燃液体的,即便小于100ml,也可能被限制携带或托运,具体要看航司规定。
重点来了:不同航空公司、不同国家的安检标准可能略有差异,比如国内航班对白酒的托运限制是50度以上不超过2瓶(每瓶500ml),而国际航班可能更严。出发前一定要查清楚所乘航司的具体规定,别拿自己的行程去赌“差不多”。
建议参考:
- 提前3天检查行李清单,对照航司官网的“禁运物品目录”逐一排查。
- 贵重物品、电子设备、证件、药品一律随身携带,别图省事。
- 不确定能不能带?直接打航司客服问,别靠“别人说可以”来判断。
- 液体类物品分装成100ml以内小瓶随身带,大瓶放心托运(密封好)。
- 锂电池设备关机并做好防误触措施,避免在包里自动开机发热。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第三十条: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或者托运的物品包括:枪支、弹药、管制器具、易燃易爆物品、腐蚀性物品、放射性物品等。
- 《民航旅客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民航局公告2016年第1次)明确列出:充电宝、锂电池、打火机、火柴、酒精体积百分含量大于70%的饮料等不得托运。
-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承运人应当告知旅客托运行李的限制条件,对因旅客未遵守规定导致的损失,承运人不承担责任。
小编总结:
坐飞机,安全第一,合规第二,省心第三,别以为“托运”是万能解决方案,很多你以为“没事”的东西,恰恰是安检最关注的“高危分子”,了解“飞机什么不能托运”,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对自己负责,对同机乘客负责。多花十分钟检查行李,可能就避免了一场行程崩盘。能随身带的别托运,不确定的别乱带,有疑问的马上问——这才是聪明旅客的标配操作,下次出行前,不妨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家人朋友,一起轻松上飞机,一路顺心到底!
飞机上哪些东西不能托运?一文说清,别再被拦在安检外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