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到底哪些东西不能带?一文搞懂违禁品清单,别再被拦在安检外!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兴冲冲赶去机场,结果在安检口被拦下,心爱的喷雾、充电宝、甚至一罐自热火锅,全都被无情没收?那一刻,是不是既尴尬又委屈?不是安检太严格,而是我们对“飞机不能带什么”这个问题,了解得还不够透。
咱们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科普之旅,把那些容易被忽略却绝对不能带上飞机的物品,掰开揉碎讲清楚,别再让这些“小东西”毁了你的大旅程!
液体类:不是所有“水”都能上天
很多人以为“液体”就是水、饮料,其实远不止,根据民航规定,单瓶超过100毫升的液体类物品,一律不能随身携带上飞机,这包括:
- 化妆品(乳液、精华、香水等)
- 洗发水、沐浴露
- 酱料、罐头食品(比如辣椒酱、豆瓣酱)
- 酒精类饮品(超过70%的酒精属于危险品)
重点提醒:即便是500ml的矿泉水,喝了一半也得扔!因为容量超标,但如果你把这些液体装进100ml以内、统一放入透明密封袋中(容量不超过1L),是可以随身携带的,记得,每人仅限一袋!
充电宝和锂电池:能量越大,风险越高
手机没电谁都不怕,但带错充电宝,可就真“炸”了。充电宝必须随身携带,严禁托运,这是铁律!
更关键的是容量限制:
- 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瓦时)的充电宝,可携带2个以内,无需申报;
- 100Wh~160Wh之间的,需经航空公司批准,最多带2个;
- 超过160Wh的,一律禁止携带。
举个例子:常见的20000mAh充电宝,电压3.7V,计算下来约74Wh,属于安全范围,但如果是30000mAh以上的“巨无霸”,很可能超标,千万别乱带!
自热食品:吃的是方便,带的是风险
自热火锅、自热米饭,听着就香,但机场安检员看到它,脸色可能就变了。因为加热包遇水会产生大量氢气,属于易燃易爆物品,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划重点:自热食品禁止随身携带,也禁止托运!别以为藏行李箱里就没事,一旦被查出,轻则没收,重则影响登机资格。
尖锐物品 & 工具类:安全第一,谁都不能例外
剪刀、水果刀、美工刀、螺丝刀、锤子……这些日常小工具,在飞机上可都是“潜在威胁”。所有刀具、锐器、钝器,一律禁止随身携带。
但注意:刀刃长度小于6厘米的指甲剪、剃须刀片,是可以带的,而菜刀、瑞士军刀这类,哪怕再小巧,也得老老实实托运。
易燃易爆品:危险品零容忍
这是一条红线,绝对不能碰:
- 打火机、火柴(每人限带1个打火机或1盒火柴,且必须随身,不可托运)
- 喷雾类(发胶、摩丝、杀虫剂,容量超100ml或易燃成分超标即禁带)
- 烟花爆竹、汽油、酒精(浓度高于70%即属危险品)
特别提醒:电子烟可以带,但全程禁止使用,充电时也需小心,别在机舱里“冒烟”。
其他容易被忽视的“禁区”物品
- 强磁物品:如大型磁铁、磁化玩具,可能干扰飞行仪器;
- 放射性物质:医疗类需提前申报;
- 腐蚀性物品:如强酸、强碱清洁剂;
- 国家明令禁止的物品:如象牙、珍稀动植物制品。
✅ 建议参考:出行前3步自查法
- 列清单:出发前对照“禁带清单”逐项检查行李;
- 分装液体:用小瓶分装护肤品,统一放入透明袋;
- 贵重+禁运品托运:充电宝、相机电池随身,刀具、酒类托运。
记住一句话:不确定能不能带?宁可不带,也别冒险!
📚 相关法条参考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76号)第三十条:
旅客不得随身携带或者在行李中夹带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放射性以及可能危及运输工具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险物品或者违禁物品。
《民航旅客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明确规定:
- 枪支弹药、管制器具、爆炸物品、压缩气体、腐蚀性物质等属于严禁携带物品;
- 充电宝、锂电池需符合额定能量限制;
- 液态物品需符合“100ml+1L透明袋”规定。
飞机不能带什么,看似是安检的一道关卡,实则是对每一位乘客生命安全的守护,我们不是在限制自由,而是在守护平安。别让一时的 convenience(便利),换来一场 travel disaster(旅行灾难)。
下次出发前,花10分钟检查行李,把那些“以为可以带”的东西,换成“确定能带”的安心,旅途的美好,从一次顺利的安检开始。
安全出行,从了解规则开始,你的一次认真,就是对旅程最大的负责。
坐飞机到底哪些东西不能带?一文搞懂违禁品清单,别再被拦在安检外!,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