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债务 > 正文内容

工伤及赔偿(工伤赔偿的赔偿原则)

合飞律师4个月前 (01-13)金融债务7

2023年1月17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一次性工伤待遇标准出现新变化。本文整理了一些工伤待遇方面的问题,供参考!

1.申请应在什么期限内提出?

(一)用人单位申请时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职工因事故受伤或者依照职业病防治法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由其工作单位自事故伤害或者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有特殊情况的,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申请期限。

特别说明: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单位在30日内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其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及其他相关费用,由单位承担雇主。

(二)员工申请时限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或者工会组织可以自事故受伤或者确诊之日起一年内或者被认定为职业病的,直接依照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执行。本条规定了工伤认定的申请。

特别提示:工会组织也可以申请。

(三)超过一年申请的特殊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因非职工及其近亲属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延误时间不计入工伤认定申请期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非因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原因造成申请时间延误:

(1)不可抗力;

(二)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

(三)因用人单位原因造成的;

(四)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登记制度不完善的;

(五)当事人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

2、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申请工伤认定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劳动雇佣合同复印件或者其他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含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材料;

(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工伤后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

3、社保部门受理申请需要多长时间?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材料齐全的,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

材料不齐全的,应当立即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更正的全部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充、补正材料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受理的,发给《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发给《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4、工伤认定需要多长时间?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核发《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寄给受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5.工伤认定的前提条件不一定需要劳动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一般情况下,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认定职工工伤时,应当以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为依据,但特殊情况下也有例外。

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院行政判决第151号认为,存在违法分包、转包行为时,用人单位承担职工工伤保险责任的,不以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或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的。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时,违法分包、分包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6、不接受工伤认定结论怎么办?

职工及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或者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特别提醒: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可以选择。这里的行政复议不是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

七、工伤待遇计算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及最新统计数据进行总结,供实际参考。

1.1-10年级一次性伤残补助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号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工伤保险基金一次性支付工伤保险费。伤残补贴。黄金,标准如下:

一级残疾

我的工资27个月

二级伤残

我的工资25个月

三级残疾

我的工资23个月

四级残疾

我的工资21个月

五级残疾

我的工资18个月

六级残疾

我的工资16个月

七级伤残

我的工资13个月

八级伤残

我的工资11个月

九级伤残

我的工资9个月

10级残疾

我的工资7个月

个人工资:指工伤职工因工受伤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内支付的平均月工资。如果我的工资高于协调区员工平均工资300%,则按协调区员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如果我的工资低于协调区员工平均工资的60%,则按协调区员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下同)。

2、1-6年级伤残津贴(按月享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号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并被认定为一级至六级伤残的,按月发放伤残津贴如下:

一级残疾

个人工资90%

二级伤残

个人工资85%

三级残疾

个人工资80%

四级残疾

个人工资75%

五级残疾

个人工资70%

六级残疾

个人工资60%

阐明:

1)1-4级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5-6级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在安排工作有困难时发放。实际领取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补足差额。

3、5-10年级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伤残就业补助

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一次性残疾就业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

以上两个金标准是根据伤残等级确定的。《工伤保险条例》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制定。一般是根据个人工资的一定倍数来计算的。可以到各省的工伤保险条例或工伤保险办法中查询。

山东省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伤残就业补助标准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

五级残疾

我的工资22个月

六级残疾

我的工资18个月

七级伤残

我的工资13个月

八级伤残

我的工资10个月

九级伤残

我的工资7个月

10级残疾

我的工资4个月

一次性残疾就业福利:

五级残疾

我的工资36个月

六级残疾

我的工资30个月

七级伤残

我的工资20个月

八级伤残

我的工资16个月

九级伤残

我的工资12个月

10级残疾

我的工资8个月

4、停薪期间工资

停职期间,原工资福利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无薪裁员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损伤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区级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注:实践中主流做法是根据工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确定。

实践中,裁员期间加班费是否纳入原工资福利计算,各地不尽相同。

5、停工期间的照顾和工资保留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需要照顾的,由用人单位负责。

单位不安排护理的,单位支付护理费。护理收费标准如何确定,全国各地并不统一。

6.伤残评估后的护理费用

因工负伤的职工经伤残等级评定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日常护理的,日常护理费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

生活中我根本无法照顾自己

社会工资50%

大多数时候我无法照顾自己

社会工资40%

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无法照顾自己

社会工资30%

7、住院伙食补助、交通费、食宿费

职工因工伤住院治疗的伙食补贴必须经医疗机构证明并经办事机构批准。因工受伤职工到协调区外就医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资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协调机构确定。自治区人民政府条例。

8.医疗费用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医疗机构中支付。相关工伤保险基金。

超出目录和服务标准的医疗费用是否由受伤职工或用人单位承担。目前实践中,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做法。在大多数地区,雇主不承担责任。

9、工伤康复费用

职工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因工受伤的康复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10.辅助器具费用

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因工受伤的劳动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义眼、假牙、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需要注意的是,辅助器具一般应限于辅助日常生活和生产工作所必需的,且应是国内市场上流行的产品。如果因工受伤的工人选择其他型号的产品,其成本会高于流行型号,并且必须自掏腰包。

11、工伤复发补助金

职工再次发生工伤,经确认需要治疗的,有权享受工伤医疗费、辅助器具费以及停工期间工资。

十二、因工死亡给付标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显示,从居民收入看,202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这一统计数据对工伤工人的一次性死亡抚恤金有直接影响。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公死亡的,其近亲属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费、扶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伤死亡抚恤金。按照下列规定。

阐明: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伤保险费。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收费。

因此,如果一名雇员因公死亡,其近亲可以领取三项福利:丧葬补助金、受扶养亲属养老金和一次性因工死亡补助金。三项收费标准如下:

1、一次性工亡给付:标准为上一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该标准每年都会变化。

公式: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283元。

因此,2023年一次性工亡给付标准为49283元20=985660元。

由于全国统一实行《工伤保险条例》,2023年一次性工亡给付全国统一标准为985660元,比上年的948240元增加37420元。该标准不分地区,全国统一。

2、丧葬补助费:丧葬补助费为协调区职工上一年度6个月的平均月工资。这个标准每年也有变化,每个地区的标准也不同。

公式:当地社会平均工资6;

3、扶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职工生前死亡而无法工作的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月30%,老人或孤儿在上述标准基础上每月加收10%。每位受扶养亲属核定的抚恤金总额不得高于因公死亡职工的工资;

公式:配偶:死者工资40%(按月支付);

其他亲属:死者工资30%(每人每月);

独居老人或孤儿:比上述标准多10%;

初核时,上述养老金之和职工月工资(按月计算)。

笔记:

1、以上标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及最新统计数据。

2、供养亲属是指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孙子女、孙子女、兄弟姐妹。

三、申请领取扶养亲属抚恤金,还须符合第《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条规定的条件。

(原文已被删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97966.html

工伤及赔偿(工伤赔偿的赔偿原则)的相关文章

工伤赔偿原因怎么写(工伤赔偿原因怎么填写)

记者陶玉琼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加快,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大多在建筑地、厂等从事体力劳动,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因工伤引发纠纷时常发生。 近日,有读者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咨询:“我丈夫前段时间在地干活,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现在还在医院,不过他跟着一个包头没有和...

合同约定30违约金以及赔偿原则是什么

一、合同约定违约金 《》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损失赔偿计算方法。 约定违约金低于造成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或者机构予以增加;约定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

工伤赔偿工资按照什么标准发放(工伤赔偿工资按照什么标准计算)

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指因伤的劳动者和因死亡劳动者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用人单位职未参加工伤保险而发生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缴纳费用。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因公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

工伤赔偿工资按公司还是银行流水算(工伤赔偿工资按公司还是银行流水计算)

他在作中被机械害,导致手指被截肢。事故发生已经半年多了,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迟迟没有解决。由于受害人没有与厂家签订劳动合同,且资是老板私发,在申请工伤鉴定时,相关部门表示需要先确定劳动关系。 该生产企业未与员签订劳动合同。员后该如何维权?律师表示,事实劳动关系也受法律保护。劳动者在...

惩罚性的赔偿原则是什么,惩罚性赔偿概念

惩罚性的赔偿原则是按照三倍来进行赔偿,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服务或者提供服务或者提供商品过程当中有其他行为话,应当是按照增加赔偿金额对此进行一定的赔偿,也就是按照三倍费用来进行赔偿。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合同违约的赔偿原则是如何

合同违约的赔偿原则是如何 (1)完全赔偿原则 完全赔偿原则是指因违约方违约行为使受害人遭受全部损失,都应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即违约方不仅应赔偿对方因其违约而引起现实财产减少,而是应赔偿对方因合同履行而得到履行利益。这是对受害人利益实行全面、充分保护有效措施。从公平和等价交换...

火车撞死人的赔偿原则

火车撞死人的赔偿原则 案情简介: 1日上午10时许,xx前往xx市xxx父母家。横穿铁路时,xx至山海关N144次列车呼啸而至。她被撞飞后摔倒在路基旁,5天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受害人系违法通过铁路线造成害后果,是受害人自身因造成,根据《铁路法》相关规定,铁路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的赔偿原则,对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严重程度

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选择处理方式是跟商家协商和解,到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向商局或者相应主管部门投诉,如果通过这些方式都没有处理好跟商家之间争议,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消费者合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