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合同违约的赔偿原则是如何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3-18)普法百科4

合同违约的赔偿原则是如何

(1)完全赔偿原则

完全赔偿原则是指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损失,都应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即违约方不仅应赔偿对方因其违约而引起的现实财产的减少,而是应赔偿对方因合同履行而得到的履行利益。这是对受害人利益实行全面的、充分的保护的有效措施。从公平和等价交换原则看,由于违约方的违约而使受害人遭受损害,违约方也应以自己的财产赔偿全部损害。当然,这种赔偿应限制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

根据《》第113条的规定,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这里的损失仅指财产损失。也就是说,违约方不仅应赔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实际损失,还应赔偿可得利益损失,即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损失。

实际损失是现存的损失,可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损失,一般也不会产生争议。关键是要掌握可得利益。可得利益是合同履行后可以实现或者取得的收益,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未来性。可得利益不是现实的利益,而是一种未来的利益,它必须是经过合同违约方履行后才能获得的利益。

②期待性。可得利益是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可以预见的利益,可得利益的损失也是能够预见到的损失。

③一定的现实性。尽管可得利益并非订立合同时就可实际享有的利益,但这种利益并不是臆想的,如果合同违约方不违约,是非违约方可以得到的利益。

(2)完全赔偿原则

完全赔偿原则是对非违约方的有力保护,但从民法的基本原则出发,应将这种损害赔偿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合同法》第113条规定,“赔偿损失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这就是合理预见原则,又叫可预见性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预见的主体是违约方;

②预见的时间是合同订立时;

③预见的内容是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的范围;

④判断违约方能否预见的标准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标准,即通常以同类型的社会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

(3)减轻损害原则

也叫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损失扩大原则,是指在一方违约并造成损害后,受害人必须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损害的扩大,否则,受害人应对扩大部分的损害负责,违约方此时也有权请求从损害额中扣除本可避免的损害部分。也就是将减轻损害作为受害人的一项义务看待,并以此限制违约方的赔偿责任。

《合同法》第119条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减轻损害原则的构成要件是:

①损害的发生由违约方所致,受害人对此没有过错;

②受害人未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害扩大;

③受害人的不当行为造成损害扩大。

(4)损益相抵原则

又叫损益同销,是指受害人基于损害发生的同一原因而获得利益时,应将所受利益从所受损害中扣除,以确定损害赔偿范围。这是确定赔偿责任范围的重要规则。根据这一规则,违约既使受害人遭受了损害,又使受害人获得了利益时,应责令违约方赔偿受害人全部损害与受害人所得利益的差额,这是净损失、真实损失,但并不是减轻违约方本应承担的责任。

我国《》和《合同法》都没有规定损益相抵原则,但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应承认此原则。具体地说,违约损害赔偿地目的是补偿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并非使受害人反而因此而受益。由于同一违约行为既遭受损失,又获得利益,如不将利益予以扣除,就等于让受害人因违约行为而受益,这是违反违约损害赔偿的本意和目的的。因此,必须采取损益相抵原则。

①违约损害赔偿之债已经成立。这是前提条件。即只有构成违约损害赔偿之债时,才有必要确定损害赔偿范围,而损益相抵恰恰是限制损害赔偿范围的因素。

②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和收益。即损害和收益是同一违约行为的不同结果。

(5)责任相抵原则

责任相抵原则是指按照债权人与各自应负的责任确定责任范围。《合同法》第120条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是责任相抵原则。同时应明确,在我国合同法理论上,责任相抵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不是指当事人的责任抵销,是在确定各自应负的责任基础上确定赔偿责任。

责任相抵原则的构成要件:

①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即适用前提是双方当事人都存在违约行为。这是客观要件,只要客观上具有违约行为,而不管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

②双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当事人双方都违约的情况下,其各自承担与其违约行为相对应的违约责任,不能相互替代。

(6)经营欺诈惩罚性赔偿原则

针对交易中各种严重的欺诈行为,特别是出售假冒伪劣商品产生的欺诈行为的严重存在,《》第49条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数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这就在法律上确立了经营欺诈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

经营欺诈惩罚性赔偿原则的构成要件:

①经营者提供商品、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存在。常见的有:直接出售假冒商品的行为;故意短斤少两的行为;消费加工承揽中偷工减料、偷换原材料的行为;在修理服务中偷换零件、虚列修理项目、增报修理费的行为等。

②消费者受到损害。

合同有的,按办理,如同时还有违约赔偿条款,则两者取其一;如违约赔偿金不足以补偿未违约方损失的,未违约方可举证,要求追加赔偿损失。合同违约赔偿的法定最高赔偿金为合同总价值的20%以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才能赔偿最少的钱呢,快来合飞律师网吧,给你最好的答案。

合飞律师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合同问题##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28679.html

合同违约的赔偿原则是如何的相关文章

惩罚性的赔偿原则是什么,惩罚性赔偿概念

惩罚性的赔偿原则是按照三倍来进行赔偿,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规定,果经营者提供服务或者提供服务或者提供商品过程当中有其他行为话,应当按照增加赔偿金额对此进行一定的赔偿,也就按照三倍费用来进行赔偿。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2024合同违约赔偿原则是什么

合同违约赔偿原则是什么 合同违约赔偿原则: 1、完全赔偿原则指因违约的违约行为使受害人遭受全部损失,都应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即违约方不仅应赔偿对方因其违约而引起现实财产减少,而赔偿对方因合同履行而得到履行利益。这对受害人利益实行全面、充分保护有效措施。从公平和等价交...

合同约定30的违约金以及赔偿原则是什么

一、合同约的违约金 《》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定因违约产生损失赔偿计算方法。 的违约金低于造成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或者机构予以增加;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

工伤赔偿原因怎么写(工伤赔偿原因怎么填写)

记者陶玉琼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加快,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大多在建筑工地、工厂等从事体力劳动,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因工伤引发纠纷时常发生。 近日,有读者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咨询:“我丈夫前段时间在工地干活,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现在还在医院,不过他跟着一个包工头没有和工...

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原则是什么

法律解析: 学生伤害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原则主要包括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人身损害的原则具有重要法律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仅在有过错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果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及相关人员在教育、管理等方...

工伤及赔偿(工伤赔偿的赔偿原则)

2023年1月17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根据最新公布统计数据,一次性工伤待遇标准出现新变化。本文整理了一些工伤待遇方面问题,供参考! 1.申请应在什么期限内提出? (一)用人单位申请...

离婚时夫妻共债务偿原则是什么

夫妻共债务分割的原则包括:一般情况下夫妻共债务由双方按照平均原则分配。那么离婚时夫妻共债务偿原则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本篇内容整理了一些相关内容与大家分享,法律问题复杂且专业性较强,您实际遇到了法律问题建议本站免费问律师,以便针对性助您解答法律难题。 一、离婚时夫...

诉讼离婚财产分割原则是什么意思(诉讼离婚财产分割原则是什么)

夫妻一体,这也对婚姻一种描述。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财产。然而,在现代社会离婚率此之高情况下,并不每对夫妻都能永远生活在一起。有些关系半途而废。那么,离婚诉讼中财产如何分割呢?下面就让法网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一下吧。 1.离婚诉讼中财产如何分割 1、男女平等原则。男女平等原则不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