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个人所得税标准2023年(工资个人所得税标准2023最新)
哪些收入需要上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个人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收入
个人因受雇而获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其他与受雇或者受雇有关的收入。
2、劳动报酬收入
从事设计、装饰、安装、绘图、化验、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评论、书画、雕塑、影视、录音录像、演出、演出、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济服务、代理服务及其他服务收入。
3、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个人以书籍、报纸形式出版或者出版作品而取得的收入。
4、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经营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提供版权使用权的收入不包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5、营业收入
(一)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来源于在国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收入。
(二)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等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三)个人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分包、转租取得的收入。
(四)个人从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收入
个人拥有债务、股权等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收入
7、房产租赁收入
个人出租房地产、机器设备、车辆、船舶等财产取得的收入。
8、财产转让所得
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业财产份额、房地产、机器设备、车辆船舶等财产取得的所得。
9.意外收入
获奖、奖品、彩票和其他附带收入的个人。
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如果想了解个人税如何计算,首先区分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工资、薪金收入;劳务报酬所得;作者报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下简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计算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由学校按月或按次代扣代缴;需要进行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收入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进行汇算清缴。
个人所得税对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按月或逐项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无需最终结算。
我们来看看每一项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
1.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税率表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收入包括:个人因工作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其他与就业或者受雇有关的收入。
注:教职员工在学校取得的其他收入是指与其受雇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收入,按工资薪金征税。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按照累计扣缴方式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进行扣缴申报。
累计扣缴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扣缴预缴税款时,从纳税人当月累计本单位工资薪金所得中扣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扣除额、累计应纳税额等。扣除额。依法确定的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累计应扣预缴税款额,扣除累计减免税和累计预扣预缴税款。税额余额为本期预扣预缴税额。当余额为负数时,不予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数的,纳税人应当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补缴税款。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预扣税款额=(累计预扣税额预扣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扣预缴税款额
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扣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扣除费用按照每月5000元乘以纳税人本月在本单位受雇的月数计算。
例如:员工A4月收入元(其中工资2333元、津贴元、其他校内收入4590元),1-4月累计收入元,累计专项扣除5291.76元(三险一金),累计专项附加扣除总额8000元,扣除费用2万元,1-3月累计预缴税款1017.01元。
员工A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额=-5291.76-8000-=.24元。个人所得税预扣税率对应表中10%,速算扣除额为2520元。员工A本期应预扣税款金额=.2410%-2520-1017.01=943.01元。
2.居民个人劳务报酬、稿酬、稿酬收入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应扣预缴的应纳税所得额作为各项所得的金额,计算应扣预缴的税额。
收入金额: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扣除费用后的余额。其中,作者稿酬收入减按70%计算。
费用扣除:代扣代缴税款时,劳务报酬、作者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不超过4000元的,按800计算扣除;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
(一)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税率表
(二)居民个人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预扣税率。
例如:员工B从某大学(而非学校)领取劳动报酬4000元。员工B的应纳税所得额=%=4000元。个人所得税预扣税率对应表中的20%。员工B本期应预扣税款金额=%=800元。
3、综合所得税税率表
综合收入是指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计算时采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
注:1、本表所称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居民个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在每个纳税年度取得的综合所得扣除人民币6万元费用以及专项附加扣除。扣除和法律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2.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按本表按月计算应纳税额。
4、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动报酬所得;作者报酬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税率表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按月收入扣除5000元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各项所得额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扣除20%费用后的余额计算;其中,作者稿酬收入金额按70%扣除。
例如:外国人C领取劳务报酬1万元,外国人C应纳税所得额=%=8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对应表中10%,速算扣除额为210元。员工C本期应代扣代缴税款金额=%-210=590元。
5、年终奖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居民个人取得符合规定的一次性年度奖金的,不计入当年综合所得。年度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所得金额,按月折算后确定适用税率和综合所得税税率表。快速计算扣除额并单独计算税金。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年度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领取一次性年度奖金的,也可以选择纳入当年综合所得纳税。
注: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号文,单独计算010-010-号规定的年度一次性奖金(即“年终奖”)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将实施期限延长至2023年12月。3月31日。
例如:员工D全年获得一次性奖金收入10万元。个人所得税预扣税率对应表中10%,速算扣除额为210元。员工D本期应扣税额=10万10%-210=9790元。
知识整合来源:安徽税务、祥业招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