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离职能拿到工伤赔偿吗
被迫离职是否可以获得工伤赔偿取决于具体情况。本文将就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详细阐述:
一、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被迫离职并非工伤事故,但如果员工在被迫离职后,因原工作岗位的职业病或事故伤害复发或加重,则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二、证据收集
如果员工认为被迫离职与职业病或事故伤害有关,需要及时收集证据,包括:
(1) 诊断证明书:证明职业病或事故伤害的状况和与工作岗位的关联性;
(2) 工作经历证明:证明在被迫离职前的工作岗位接触职业病或事故伤害因素;
(3) 离职证明:证明是被迫离职,而非自愿辞职;
(4) 公司规章制度:表明公司存在违规操作或管理不当的情况,导致员工职业病或事故伤害。
三、赔偿范围
一旦工伤被认定,员工可以获得以下赔偿:
(1) 医疗费用:治疗职业病或事故伤害的合理费用;
(2) 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给予相应的补助金;
(3) 丧葬补助金:因职业病或事故伤害死亡的,一次性发放丧葬补助金;
(4) 供养亲属抚恤金:因职业病或事故伤害死亡的,发放抚恤金给供养亲属。
四、诉讼维权
如果公司拒绝工伤认定或赔偿,员工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诉讼中,员工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被迫离职与职业病或事故伤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五、其他情形
除了上述情况外,以下情形也不属于工伤赔偿范围:
(1) 员工主动辞职或退休;
(2) 私人原因造成的事故伤害;
(3) 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事故伤害。
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疑问,可直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