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不去鉴定可以吗赔偿
工伤后不去鉴定也可以获得赔偿吗?答案是不一定的。
一、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职工发生的职业病或者其他事故伤害性质进行确认。工伤认定后,职工才能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如果职工不去鉴定,就无法确定是否构成工伤,自然也就无法获得赔偿。
二、两种情形
有两种情形下,职工即使不去鉴定,也可以获得赔偿:
1、明显工伤
如果职工遭受的伤害明显属于工伤,不需要鉴定也可以认定为工伤。如:车间爆炸导致职工受伤,这种情况下,职工不需要鉴定工伤,就可以获得赔偿。
2、法定推定
如果职工在劳动场所内,因从事工作负伤,或者因履行工作职责遭受其他事故伤害,且没有证据证明是由于本人主观原因导致的,则法定推定为工伤。职工不需要鉴定,也可以获得赔偿。
三、鉴定目的
工伤鉴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职工伤残等级,以此作为计算赔偿金和各项待遇的依据。如果职工不去鉴定,就无法确定伤残等级,可能导致赔偿金额降低或者无法获得部分待遇。
四、注意要点
工伤后不去鉴定虽然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获得赔偿,但仍存在以下风险:
1、赔偿金额降低
如果没有伤残等级鉴定,赔偿金额可能会按照最低标准计算,导致职工利益受损。
2、丧失某些待遇
一些工伤待遇,如医疗费报销、康复治疗等,需要有工伤鉴定证明才能享受。如果职工不去鉴定,就可能丧失这些待遇。
3、取证困难
如果职工不去鉴定,将来如果发生争议,很难举证证明自己遭受的伤害是工伤,可能会影响维权。
工伤后是否需要鉴定,取决于具体情况。明显工伤或者法定推定的工伤,可以不去鉴定获得赔偿。但其他情况下,建议工伤职工及时进行工伤鉴定,避免影响赔偿和待遇的享受。
如果有法律疑问可直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