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了怎么办?央行对滞纳金和利息有哪些硬性规定?
原创文章
当信用卡账单逾期未还,持卡人最担心的往往不是征信问题,而是像滚雪球般增长的滞纳金和利息。央行对这两项费用有着明确的制度约束,但很多人直到收到账单才惊觉费用之重,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些"隐藏成本"的法定计算规则。
根据央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信用卡滞纳金不得高于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比如本期最低应还2000元,实际还款1500元,滞纳金最高只能收取(2000-1500)×5%=25元,这项规定有效遏制了早年部分银行按全额计收滞纳金的乱象。
更值得关注的是利息计算规则。逾期利息必须采用单利计算方式,即仅对本金计息,不得利滚利,银行会从消费入账日起,按日利率万分之五(年化约18.25%)计收利息,但必须遵循"分段计息"原则,例如1万元逾期30天,利息应为10000×0.05%×30=150元,而非按复利计算。
不过要注意,2021年民法典实施后,银行不得收取"滞纳金"而应改为"违约金",这种改变不仅是名称调整,更意味着违约金标准需提前在合同中明示,且持卡人有权对过高违约金提出异议,某股份制银行就曾因违约金收取标准超出央行规定被法院判决退还多收费用。
建议参考
- 发现逾期立即偿还最低还款额,可避免全额计息
- 主动联系银行协商还款计划,部分银行可减免违约金
- 保留所有还款凭证,对异常收费及时申诉
- 使用信用卡代偿服务时,需确认服务方资质
相关法条
-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22条:发卡银行对持卡人未偿还最低还款额的行为,应当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滞纳金
- 《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应按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信用卡滞纳金,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协议约定违约金
小编总结 信用卡逾期成本的核心在于5%违约金上限+单利计息规则+分段计息原则这三大法定底线,持卡人需特别注意,银行调整收费标准必须提前45天公告,遇到超额收费可向银保监会投诉,建议将还款日设置提前3天的手机提醒,并养成查看电子账单的习惯。合理用卡的关键不是避免透支,而是掌握规则底线。
信用卡逾期了怎么办?央行对滞纳金和利息有哪些硬性规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