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债子还合法吗-最新法律是怎么规定的(父债子还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父债子还”合法吗?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父亲的债,孩子要还。字面意思就是父母欠外债无力偿还的,这笔钱就应该由子女来偿还。不过话说回来,从继承法上来说,父母和子女在法律上都有能力继承对方的遗产,那么在债务关系上也是如此吗?比如,父母欠了债,是否可以按照“父债子还”的说法,用孩子的钱来偿还父母的债务呢?另一方面,如果孩子欠了钱,他可以要求父母偿还债务吗?一般情况下没有义务。从法律角度看,父母和子女都是独立的个体,各自对自己的民事法律行为负责。如果孩子是未成年人,父亲作为监护人,要承担孩子行为的后果。子女没有义务偿还父母的债务。因为孩子的财产也是个人财产,不是父母共有的。根据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子女的财产不需要用来偿还父母所欠的债务。同样,如果成年子女在外欠债,债权人也不能强迫其父母的财产作为抵押品偿还债务。比如,晓东大学毕业后就没有工作。他花了很多钱和朋友一起吃喝玩乐。他没赚到钱,也不好意思向父母要。出了事,他向朋友小刘借了1万元。小刘也知道小东没有工作可能无法偿还债务,但知道小东的父母有工作,有还款能力,他让小东在借条上写下债务将由他的父母偿还,这样他把钱借给了晓东。贷款到期后,小刘拿着欠条去找小东父母要求还款。那么小东父母这个时候是否应该偿还贷款呢?欠条里的约定对晓东父母有约束力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小东成年后,与他人达成借款协议,并写了欠条,这就形成了借款合同。但大家应该注意的是,这一依法成立的合同,原则上只对合同当事人具有约束力,除当事人之外,其他人均不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然而,《民法典》并不禁止涉及第三方的合同。当然,为了保护第三人免受无理“放下枪”,第三人仅受其同意的义务的约束。第三人不同意的,有权拒绝。也就是说,小东父母出于情感可以偿还孩子,但如果小东父母拒绝偿还,小刘只能向小东追债,而小东将承担违约责任。但实践中也存在特殊情况,父亲的债务可以由儿子偿还。如果父母一方欠债,则将自己的财产捐献给子女或低价出售,然后将财产转让给成年子女。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赠与合同或者买卖合同。因此,在本案中,法院可以强制将房屋处分到成年子女的名下。还有一种情况是父亲可以向儿子偿还债务,或者儿子可以向父亲偿还债务。如果父母或子女其中一方死亡,就涉及到继承问题,继承人必须清偿已故父母的债务。但是,该金额仅限于死者遗产的实际价值。简而言之:无论从父母还是子女的角度来看,欠债的一方对另一方没有法律上偿还债务的义务,除非自愿偿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