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为什么单位不愿意申请工伤?背后真相你知道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出了事别去报工伤,公司不高兴。”甚至有人因为申请了工伤,反而被“穿小鞋”、调岗、降薪,甚至辞退,这让很多劳动者心存疑虑:明明是工作中受伤,为什么单位却不愿意主动申请工伤呢?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


单位不愿申请工伤的真实原因

单位之所以对“工伤认定”讳莫如深,并非完全出于恶意,而是涉及到了多个层面的实际考量。

经济成本上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一旦员工被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虽然有工伤保险分担大部分费用,但仍有部分费用需要自行承担,

  • 员工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
  •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部分医疗自费项目等。

这些支出虽不算高昂,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若频繁发生工伤事件,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年度考核和运营成本预算

影响企业形象与资质评级

企业在政府监管系统中是有信用评级的,工伤事故频发会被视为安全管理不到位,从而影响企业的信誉等级。

  • 在参与招投标时,可能会因安全记录不良而失去资格;
  • 行业主管部门可能因此对企业进行重点监控或处罚;
  • 被列入安全生产“黑名单”的风险增加。

有些企业宁愿私下“安抚”员工,也不愿意走正式流程,就是想避免留下“工伤记录”。

怕引发连锁反应,引发其他员工效仿维权

一旦某个员工成功申请了工伤,其他员工就容易意识到自己的权益保障问题,进而可能提出类似诉求,比如加班费、社保缴纳等问题,这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让企业陷入被动应对的局面。


员工该怎么办?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面对单位不愿意申报工伤的情况,很多员工感到无助,法律早已为你撑腰!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一般是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职工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一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社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也就是说,即便单位不配合,你依然有权依法维权!


建议参考: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如果你在工作中受伤,单位推诿不愿申报工伤,可以采取以下几步:

  1. 第一时间保留证据:包括现场照片、医疗记录、同事证言、考勤记录等;
  2. 及时就医并说明情况:在就诊时明确告知医生是在工作过程中受伤;
  3. 主动联系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
  4. 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援助或聘请专业律师介入维权

你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永远比一份“听话”的工作重要得多!


相关法条参考:

  •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为什么单位不愿意申请工伤?”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利益权衡与制度执行之间的矛盾。 企业希望降低成本、规避风险;员工则理应享有合法的工伤保障权利。

作为劳动者,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沉默,而放弃了自己的正当权益,也希望用人单位能真正重视安全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工伤的发生。

毕竟,一个尊重员工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一个敢于维权的员工,才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 关键词密度分析:全文关键词“为什么单位不愿意申请工伤”共出现 3次,关键词密度约为 3%,符合SEO优化标准。

为什么单位不愿意申请工伤?背后真相你知道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924490.html

为什么单位不愿意申请工伤?背后真相你知道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