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合同签约违约金数额过高怎么办

  一、合同签约违约金数额过高怎么办

  合同签约违约金数额过高的处理方式是: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为由请求增加的,应当以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违约金数额。

  二、违约金与损害赔偿并存时要用哪个

  违约金与并存时要用哪个由当事人自行决定,违约金与损害赔偿并存时,当事人可以选择违约金,也可以选择损失赔偿,但只能择一适用。具体由当事人自主协商进行选择。并且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能超过造成的损失的百分之三十。

  三、合同违约有哪些责任承担方式

  合同违约有如下责任承担方式:

  1.继续履行。指合同义务没有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直至达到合同目的。合飞律师提醒您,此种情况多适用于标的物是特定的必须履行的、不得的情况。

  2.采取补救措施。指履行债务的标的物品质不符合合同约定,不需继续履行而只需采取适当补救措施,即可达到合同目的或守约方认为满意的目的。

  3.赔偿金。指合同各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一方因违约给对方造成实际损害的,按实际损害数额给予赔偿的责任承担方式。

  4.违约金。指合同各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一方或各方违约时,违约方要支付给守约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以弥补守约方损失,同时兼有惩罚违约行为作用的方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860601.html

合同签约违约金数额过高怎么办的相关文章

房屋买卖合同违约金数额过高怎么办

一、房屋买卖合同违约金数额过高怎么办 当遇到房屋买卖合同违约金数额过高的情况,可通以下方式解决: (一)协商调整。合同双方可以进行友好协商,根据实际损失情况,对违约金数额达成新的一致意见。若协商成功,订补充协议明确新的违约金数额,按照新定执行即可。 (二)请求调整。若协商不成,根据法律规...

违约金过高怎么认定以及违约金过高怎么办

  一、违约金过高怎么认定   当事人定的超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于造成的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定的违约金过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主张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

合同违约金违约保函金额过高怎么办

合同违约金合同违约金违约保函金额过高怎么办? 合同违约金违约保函金额过高是可以要求降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违约金违约金,也可以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 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或者机构可以...

如何举证逾期付款违约金过高,了购房合同违约金过高怎么办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购房合同违约金过高怎么举证,购房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本篇文...

协议书违约金过高怎么处理(违约金约过高的案例)

合同违约金违约保函金额过高是可以向法院要求降低的,但如果存在的违约金额过低也是可以要求增加的,只要不超法律所规定的标准,那就可以获得法律的保护,这都是有法律规定的。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合同违约金违约保函金额过高怎么办合同违约金...

买房合同签约违约金多少

一、买房合同签约违约金多少 买房合同违约金数额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一)如果合同中有定 1. 以双方定为准。双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如房屋总价、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等因素,协商确定一个理的违约金比例或金额。比如定房屋总价的10%作为违约金,若房屋总价为100万,那么违约金就是10万。...

买房合同签约违约怎么办

一、买房合同签约违约怎么办 如果买房合同签约后出现违约情况,需要依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处理。 (一)卖方违约 1. 延迟交房。若合同明确定交房日期,卖方逾期未交,买方可以要求卖方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若卖方迟延交房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买方有权,并要求卖方赔偿损失。...

劳动合同违约金数额有规定吗?怎么计算违约金

劳动合同违约金数额有规定吗?怎么计算违约金 在确定的劳动合同中,若定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擅自提前辞退员工需向员工支付违约金的,那员工被辞退后,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因为劳动合同中的这个定,并未反等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予以履行,否则员工可以通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向机构提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