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合同违约方能否要求解除合同

一、合同违约方能否要求解除合同

我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五百六十二条、五百六十三条规定了合同解除的情形,尽管对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没有明确,但结合民法理论其立法本意应作如下理解:

(一)在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情形下,合同当事人均是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

(二)在当事人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只有约定享有解除权的合同当事人才能行使解除权;

(三)在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当事人双方均具有解除合同的权利,也就是合同双方均可以成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

(四)因当事人一方违约行为,具体包括预期违约、迟延履行和根本违约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解除的情形;只有守约方才享有合同解除权,也就是当合同双方当事人都有违约情形时,任何一方都不具有合同解除权,不能直接产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如若要解除合同,只能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对合同是否解除进行裁判。

由上述规定可知,作为合同的违约方,是不能够主张解除合同的。

二、合同解除的条件有哪些

(一)合同的法定解除

《民法典》第56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该合同失去意义,应归于消灭。在此情况下,我国合同法允许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的方式消灭合同关系。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此即债务人拒绝履行,也称毁约,包括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作为合同解除条件,它一是要求债务人有过错,二是拒绝行为违法(无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此即债务人迟延履行。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中非属特别重要时,即使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况下,原则上不允许当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应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履行催告,给予一定的履行宽限期。债务人在该履行宽限期届满时仍未履行的,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对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为重要,如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实现,于此情形,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也应如此。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针对某些具体合同规定了特别法定解除条件的,从其规定。

(二)合同协议解除

合同协议解除的条件,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原合同关系。其实质是在原合同当事人之间重新成立了一个合同,其主要内容为废弃双方原合同关系,使双方基于原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归于消灭。

协议解除采取合同(即解除协议)方式,因此应具备合同的有效要件,即: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强行法规范和社会公共利益;采取适当的形式。

三、合同解除有时效吗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合同解除是有的,具体如下:

1.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限时诉讼时效的起算当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限的情形,债权人第一次向人主张权利时,即为期限届满时,债务人从此时具有履行债务的义务。如不履行,则构成对债权人权利的侵害,且该侵害为债权人所应知,诉讼时效当然应从此时起算。当然,如果债权人给债务人必要的准备时间(宽限期)的,诉讼时效从准备时间(宽限期)届满时起算。

2.关于分期履行的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起算根据关于诉讼时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的规定,应按每笔相对独立的债权履行期限届满时分别起算。

3.的起算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主张了权利,则保证期间的使命完成,功成身退,而让位于诉讼时效,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从此开始计算。

4.合同无效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合同无效,但当事人不知道也不应知道合同无效而将合同作为有效合同起诉要求对方履行合同义务的,诉讼时效应以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开始计算;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按规定确定,从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开始计算。合同无效产生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法院关于合同无效的判决生效之日起算。

5.合同解除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在合同解除返还原物,因该物权返还请求权自合同解除生效之时产生,其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应为合同解除生效之时。。因解除合同,产生请求权的,在协议解除的情况下,当事人有损害赔偿的约定时,依其约定。当事人未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等情况下,其起算点为损害赔偿责任成立的次日

6.起诉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起算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自权利人提起诉讼时即发生,而不是送达给相对人之时。

7.撤诉是否产生诉讼时效中断撤诉,应视为自始没有起诉,不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如原告未预交受理费,法院按撤诉处理,诉讼时效不中断。但起诉后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情形,因非当事人之意志,与当事人以自己的意志决定撤诉不同,如果起诉状已送达给相对人的,可视为向相对人主张权利,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8.公告催债、口头催债、信函催债、单方面行动是否产生时效中断在债务人分散且众多的情况下,权利人可以公告的形式向义务人主张权利。有关司法解释有条件的确认了以公告形式主张权利具有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在以口头形式催告的情况下,只要有证据予以证明,同样应当认定其效力;在书面催告的情况下,义务人的传达室、收发人员签收,或其工作人员签收即可发生效力,而无需法定代表人签收或加盖法定代表人公章;在以挂号信或特快专递形式邮寄催告函的情况下,如果有证据证明义务人收到了邮件,可以推定该邮件系主张权利的函件。

综上所述,合同若是无法履行下去,那么合同的违约方在承担违约责任后可以要求其解除合同。以上便是合飞律师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合同违约方能否要求解除合同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合飞律师的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859999.html

合同违约方能否要求解除合同的相关文章

负担不起房租违约方能能要求解除合同

一、负担不起房租违约方能能要求解除合同 1、负担不起房租违约方可以和出租人协商解除合同,协商一致,合同解除;协商不成解除合同构成违约责任,需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出现法定解除合同事由,也可以请法院解除合同。当事人一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

违约方要求解除合同请律师吗(解约函送达就表示合同解除了吗)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违约方发出解约函有效吗,合同解除式进行了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下面随着小编一起...

现在违约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一、现在违约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 通常情况下,合同规定的一不得请求解除合同。 针对合同解除这一事项,我们可将其划分为解除与法定解除两类。 而作为守约方所享有的法权益,他们有权依法行使解除权并提出解除合同的请。 相反地,违约方并不具备法定解除权以及此类权利的行使资格,因此他们无法...

违约方要求解除合同退还预付款是否合

一、违约方要求解除合同退还预付款是否合法 如果有哪一合同中做出了反规定的行为,却还想单解约并收回预付款的话,那可是不法的哦!这种情况被称为“擅自解除合同”,而规的那一方要负全责。 到底该给多少呢?通常来说,我们会根据受到的实际损失来算这笔账。 具体来看就是,当合同的甲乙双都没有...

违约方要求解除合同承担哪些责任

违约方要求解除合同承担哪些责任 当事人一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 第五百七十七条 【违约责任】当事人一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

违约方求解除合同的法院一定要解除

一、违约方求解除合同的一定要解除吗 诉讼追究违约责任并非必须解约。 当违约行为导致时,诉求解约权和违约金请时存在,即,若一方违法致他遭受经济损失,则可在解约时向违约方索偿相应损失,此类违约责任不会因合同解除而消失。 法律并未强制规定追究违约责任须以解约为前提条件。 《》第...

违约方能否解除或申请解除合同

一、违约方能否解除或申请 通常情况下,违约方并不具备请求解除合同的权利。 当符以下法定条件时,可以考虑解除合同:第一,因为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实现合同设定的基本目的;第二,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正式到期前,若当事人一以明确表达或自身行动表现出其将无法按期履行主债务;第三,如果当事人一在被礼...

租赁合同违约方能否解除合同

一、租赁合同违约方能否解除合同 租赁合同违约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除合同,但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一面,若合同存在法定解除事由,违约方也可主张解除合同。例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债务;当事人一迟延履行主债务,经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