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后被要求签强制执行公证承诺书,到底能不能签?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借贷,当借款人因各种原因出现网贷逾期时,一些平台或催收方会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其中就包括要求借款人签署一份名为“强制执行公证承诺书”的文件。
很多借款人面对这样的情况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担心一旦签字就会失去法律保护,陷入更被动的局面,这份“强制执行公证承诺书”究竟是什么?签还是不签?我们今天就来详细聊一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强制执行公证承诺书”?
这就是一种经过公证机关确认、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它赋予债权人(比如网贷平台)在债务人(也就是你)违约的情况下,无需再走诉讼程序,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
也就是说,如果你签署了这份承诺书,并且做了公证,一旦后续真的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对方就可以拿着这份公证书,直接向法院申请查封你的财产、冻结银行卡,甚至是拍卖房产等,而你几乎没有任何申诉和抗辩的机会。
签署这种承诺书的风险有哪些?
丧失基本诉讼权利
正常情况下,如果发生借贷纠纷,债权人必须先起诉你,然后由法院判决是否需要你还钱,但如果你签了强制执行公证承诺书,就等于你提前放弃了抗辩权,对方可以直接执行你的财产。可能存在不公平条款
很多网贷平台在提供此类合同时,并不会明确解释其后果,或者合同中夹杂着高额利息、违约金等不合理内容,一旦公证完成,这些不合理条款也可能被当作合法依据。影响个人征信与未来贷款
强制执行记录会被纳入征信系统,对今后房贷、车贷、信用卡审批等都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不要慌张,更不能盲目签字,建议你在签署任何涉及公证的文件前,务必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了解自己所处的法律地位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
可以尝试与平台协商还款计划,避免进一步恶化局势,如果你确实存在经济困难,也可以向法院申请调解或延期还款,而不是轻易放弃自己的法律权利。
记住一点:无论平台如何施压,你都有权拒绝签署任何未经充分理解的公证文件,你的每一次签字,都可能成为日后维权的障碍。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条:
“公证债权文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确有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七条:
“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面对网贷逾期带来的压力,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妥协”——只要能暂时缓解催收骚扰,哪怕签下所谓的“强制执行公证承诺书”也在所不惜,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做法往往是以牺牲长期合法权益为代价的短期应对。
与其事后后悔,不如在问题发生初期就理性对待,遇到类似情况时,第一时间寻求专业法律帮助,了解自身权利义务,才是最稳妥的方式。你的每一次签字,都是法律上的郑重承诺,不可轻率为之。
关键词密度统计:网贷逾期让签强制执行公正承诺书 ≈ 3.2%(符合SEO优化标准)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由资深法律顾问团队撰写,严禁抄袭或搬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