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有哪些
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签订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行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下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
1. 合法原则:劳动合同的内容和签订程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这包括合同的形式、条款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只有在合法的前提下,劳动合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2. 公平原则: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确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等。不能存在一方利用其优势地位,迫使另一方接受不公平的条款。
3. 平等自愿原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也不得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迫使对方订立劳动合同。
4. 协商一致原则:劳动合同的条款应当是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确定的。在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双方应当就劳动合同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的讨论和协商,确保双方的意愿得到充分的体现。
5. 诚实信用原则: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应当诚实守信,如实告知对方与劳动合同有关的情况,不得隐瞒或者提供虚假信息。同时,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总之,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是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础。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订立出合法、公平、有效的劳动合同,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