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劳动权益的内容有哪些
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是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总和,是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保障。以下是对劳动者劳动权益内容的详细解释:
1.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因素而受到歧视。同时,劳动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职业,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从事其不愿意从事的工作。
2.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得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3. 休息休假的权利:劳动者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包括工作日的休息时间、周末双休、法定节假日、年休假、病假、婚假、产假等。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不得随意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剥夺劳动者的休假权利。
4.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有权要求用人单位遵守劳动安全卫生规程,保障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劳动者有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6.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劳动者在退休、患病、失业、工伤、生育等情况下,有权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此外,用人单位还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其他福利待遇,如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餐补等。
7.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 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除了以上几种权利外,劳动者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如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管理的权利等。
总之,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是多方面的,涵盖了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各个方面。用人单位应当尊重和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劳动者也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