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定为老赖的标准是什么
被定为老赖主要有以下标准,如具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等。
老赖一般是指失信被执行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通常以下情况可能被认定为老赖。一是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比如明明有财产可供执行却故意隐匿、转移财产,或者故意逃避债务履行。二是**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三是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即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财产情况。四是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五是违反限制消费令的。六是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一旦被认定为老赖,将会面临一系列的限制和后果。例如,在出行方面,不能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不能乘坐 G 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在消费方面,不能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不能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等。此外,老赖的信息还可能会被公开曝光,对其个人声誉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被定为老赖会给个人带来诸多不利后果,人们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避免陷入失信被执行人的境地。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