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药罪46万判多久
一、46万判多久
针对涉及生产与销售假药案值达到或超过50万元的情况,其应负之刑事责任与相应的处罚措施如下所述:首先应当被认定为“犯有生产、销售假药罪”,并基于此项,面临最高可达10年至的监禁惩罚,同时还需承担销赃金额50%以上且不超过两倍的刑罚,或者被依法没收全部财产。
值得一提的是,生产、销售假药罪在法律上有着严重和特别严重两种不同程度的犯罪行为,具体的数额标准如下:严重情节主要指生产金额在20万元以上但未满50万元,以及生产金额在10万元以上但未满20万元,并且引发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特别严重情节则包括生产金额在50万元以上,以及生产金额在20万元以上但未满50万元,并导致他人遭受重度残疾等严重后果。
《两高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生产、销售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
(一)造成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二)生产、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
(三)生产、销售金额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四)根据生产、销售的时间、数量、假药种类等,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的。
二、销售假药没有卖出去的证据算是销售吗
在未售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被认定为制造和销售假药犯罪。
这是由于,虽然法律上规定的制造、销售假药犯罪的确不涉及贩卖假药环节,但其判断依据并非仅仅是假药是否已经成功售出,而是是否存在制造、销售假药等违法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第141条的相关规定,只要有制造、销售假药的行为发生,就必须依照该条款进行定罪量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