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劳动法诉讼时效3年

合飞律师4个月前 (04-19)普法百科4
法律解析:

劳动法诉讼时效并非 3 年。

在劳动法领域,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的规定对于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劳动者应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避免因时效过期而导致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同时,用人单位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避免引发劳动争议。

如果劳动者超过仲裁时效期间提起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可能会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但如果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存在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仲裁时效是可以中断或中止的。仲裁时效的中断,是指在仲裁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起算。仲裁时效的中止,是指在仲裁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总之,了解和掌握劳动法中的诉讼时效规定,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717407.html

劳动法诉讼时效3年的相关文章

行政诉讼法诉讼时效解释(行政诉讼法诉讼时效中断)

1、一般期 1、当事人直接起的案件。起期限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已经履行复议程序的案件。 1)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诉讼的,一般期限为自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复核机关逾期未作出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复核期...

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与主债务诉讼时效

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止。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

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与主债务诉讼时效

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止。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

行政诉讼法最长诉讼时效(行政诉讼法诉讼时效的规定)

1、一般期 1、当事人直接起的案件。起期限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已经履行复议程序的案件。 1)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诉讼的,一般期限为自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复核机关逾期未作出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

国家赔偿诉讼时效这一说吧(国家赔偿法诉讼时效最长多少)

国家赔偿最长诉讼时效是两间。这是根据我们《国家赔偿》第39条所作出的规定,同国家赔偿是需要自赔偿义务机关收到支付赔偿金申请支取的,7天之内按照财政预算向有关的财政部门提出申请。 国家赔偿最长诉讼时效是多久? 国家赔偿最长诉讼时效是两间。我国《国家赔偿》对国家赔偿的起赔间有明确...

注册商标有效年限怎么算

一、注册商标有效年限怎么算 注册商标的有效年限为10。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10期满后,需要继续使用该商标的,应当在期满前12个月内按照规定办理续展手续;在此期间未能办理的,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期为10,续展次数不受限制。商标局应当对续展注册的商标予以公告。如果在规...

注册商标有效年限是多少

一、注册商标有效年限是多少注册商标的有效年限为10。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在这10期内,商标权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可以依使用该商标并禁止他人未经许可使用。10期满后,商标权人可以办理续展手续,继续保持商标的力。续展每次的有期也为10,可无限次续展。如果商标权人在有期届...

行政诉讼诉讼时效规定是(行政诉讼诉讼时效规定是多久)

来源:经发网事 供稿: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院 特别提醒:本账号内凡标注“出处”或“转载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案件简介 20186月26日,某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向李某某(以下简称《裁决书》)发出集体土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