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不签劳动合同去哪里告
入职后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检查,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其进行处罚。
2. 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事实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在进行投诉或申请仲裁时,劳动者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招聘登记表等,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入职时间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程序,劳动者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理性,依法依规进行维权。同时,劳动者也应该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在入职时及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