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算诈骗行为
一、如何算诈骗行为
1.个人诈骗公私财产若达到了人民币三千元以上的数额,便被认定为“数额较大”的违法行为;如果其所骗取的公私财产超过了人民币三万元,那么他就构成了“数额巨大”的犯罪事实。
而当犯罪者诈骗的数额高达五十万元以上时,这无疑意味着其已经触犯了意义上的“特别巨额”条款,且“特别巨大”的诈骗金额正是衡量诈骗案情是否“情节特别严重”的关键要素之一。
2.对于那些未能成功完成诈骗的情况,尽管其实际获取的财产数额可能并不大,但是如果他们将大量的公私财产作为其诈骗的目标,或者是涉及到其他更为严重的情节,相关部门也应该判定其有罪,并进行相应的判罚。
另外,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如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以及利用互联网络等手段进行诈骗活动的人群,虽然他们的具体诈骗金额难以查证,但是只要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应该被视为“其他严重情节”,依法被判定为“诈骗罪(未遂)”:
(1)发送超过五千条诈骗信息;
(2)拨打超过五百次的诈骗电话;
(3)使用极其恶毒的诈骗手段,对社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在执行上述规定的过程中,如果涉及到的犯罪行为违反数量的规定,而且量刑标准达到前述第(1)、(2)项规定的标准的十倍以上,或者是使用了极其恶劣的诈骗手段,对社会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性的犯罪行为,我们也应将这些行为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法对其进行“诈骗罪(未遂)”的定罪处罚。
3.就多个犯罪者共同实施的诈骗行为而言,我们应该根据每个犯罪者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来确定他们的犯罪数额,同时也要结合他们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以及实际获得的非法所得数额等因素,依法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判罚。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3、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
4、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二、诈骗六万元会判几年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诈骗数额达到六万元的,可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且须同时处以。
在诈骗数额方面,倘若超过三万元且未达到五十万元的范畴内,应视为重大金额范围。
尽管如此,对于那些非出于恶意或出于善意而从诈骗行为中获取财务利益的人而言,他们有权保留所获得的财物。
至于诈骗公私财物的情况,若涉及到的数额较大,则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以及可能的单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而当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时,则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并处以罚金或者的严厉惩罚。
以上是如何算诈骗行为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米律来源链接:https://www.237fa.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