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金额立案标准怎么判
一、诈骗金额立案标准怎么判
根据相关,当诈骗行为所涉及的公私财产的价值达到人民币3000元至10000元、人民币30000元至100000元或人民币500000元及以上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被分别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
同时,各省级的高级人民以及人民检察院,将根据他们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在上述金额范围内进行研究并共同制定出适合本地执行的具体金额标准,然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予以备案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怎么判
在特定情况下,若定代表人在知情的前提下参与了公司的诈骗活动,那么其自身亦会被视为同谋者,并需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反之,若公司法定代表人对此全然不知情,便无需故意参与行为背负刑事责任。
在此方面的具体刑罚标准将会依据诈骗金额大小而定,大致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附加罚款刑罚。
以上是诈骗金额立案标准怎么判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