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买卖公摊有上限吗
房屋买卖公摊有上限吗?这是许多购房者关注的问题。房屋买卖公摊没有固定的上限,但是国家和地方出台的规定限制了公摊面积的大小。购房者在购房前应当了解相关规定,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根据《物权法》规定,房屋的分摊部分,应当以实际建筑面积为基础,按照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确定。因此,在购买房屋时,购房者需要了解房屋的实际建筑面积和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以确定公摊部分的大小。
在实际操作中,开发商往往会将公摊面积设置得较大,导致购房者需要承担更高的公摊费用。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规范公摊面积的设置。2017年,国家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规定新建商品房的公摊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30%。
此外,各地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规定。例如,北京市规定,商品住宅公摊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25%;上海市规定,商品房公摊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20%。购房者在购房前,应当了解当地的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物权法》第二百五十二条,《关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