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是按上海基本工资赔偿吗
工伤赔偿涉及复杂的法规和条款,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重心之一,其工伤赔偿制度也备受关注。本文将深入浅出地解读上海工伤赔偿的相关规定,为读者揭晓"工伤是按上海基本工资赔偿吗?"这一疑问的答案。
一、工伤是按上海基本工资赔偿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上海市相关规定,工伤赔偿中的工资部分,应当按照工伤职工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为此,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关于工伤事故中工资待遇的解释》,明确了工伤赔偿中工资部分的计算方式。
具体而言,职工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
基本工资
津贴补贴(如工龄津贴、技术津贴等)
奖金(应包括年终奖等)
加班工资
其他收入(符合工龄津贴发放范围的)
可见,工伤赔偿中的工资部分并非只按基本工资计算,而是要综合考虑上述所有工资性收入。
二、工伤赔偿中基本工资的认定
基本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正常劳动条件下,每月按时获取的固定工资。在上海,基本工资的认定主要参照以下标准:
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基本工资标准
工资支付记录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如果劳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基本工资,则以实际支付的工资为准。
三、工伤赔偿中津贴补贴的计算
津贴补贴在工伤赔偿中也占有较大比重。根据相关规定,工伤赔偿中的津贴补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工龄津贴:按职工受伤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0.5%~2%计算
技术津贴:按职工受伤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1~5%计算
护理津贴:最高不超过职工受伤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100%
需要注意的是,津贴补贴的实际计算比例,由各用人单位根据职工的具体情况确定。
上海工伤赔偿中的工资部分,应当按照工伤职工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其中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所有工资性收入。工伤赔偿中基本工资的认定主要参照劳动合同和工资支付记录,而津贴补贴的计算则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