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性质是什么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3-24)普法百科2

认识一个问题,首先立足于行为的本质或者性质。由于对主观方面的认识不一,对“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性质认识更是众说纷纭,笔-者在此就几个主流观点加以分析:

1、说

此说是目前学术界最流行的观点。其主要理由是:从中规定“致人死亡”的条文来看,符合结果加重的两个条件:其一,基本行为和加重结果的因果关系。即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这一基本行为的加重结果;其二,对加重结果之发生具有预见可能性。后逃逸不同于一般的逃逸行为,致人死亡的可能性与发生率之高,是无庸置疑的。因此对加重结果具有预见的可能性是当然的。此说最直接的反映了立法者的意图。

但此论也有理论上的不足,比如必须论证加重结果犯存在“过失的基本犯+故意的加重结果”的形式。为满足加重结果是对基本行为的依附性要求,从而使“逃逸致人死亡”成为的加重结果犯,不得不指出逃逸行为仅是交通肇事后的自然延伸行为。但事实上,逃逸行为是相对独立的,并在逃逸行为中已经介入了新的原因行为。从《刑法》第133条规定的量刑阶梯来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显然是“交通肇事罪+肇事后逃逸情节”的加重结果,而不是交通肇事罪本身的加重结果,这种情况更支持情节加重说而不是结果加重说。

2、情节加重犯说

如上文所说,情节加重说也可以从刑法规定的量刑梯度中寻求依据。认为“逃逸致人死亡”是一种情节上的加重表现,属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跑的罪后表现。其行为与罪过均与前两个罪行阶段相同,只是情节不同,因而规定了更重的法定刑。结果也是一种情节,因此将“致人死亡”这一结果作为情节处理也是有其合理依据的。笔-者较为赞同这一观点,原因有二:其一,这种说法回避了导致加重结果的主观心理的争论;其二,也表明了即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中逃逸行为的相对独立性。

3、独立罪名说

这一观点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而致人死亡,完全符合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所具有的全部构成要件,成立一个新的作为。又由于《解释》认为,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中,可以出现,而且刑法明确把这种情况排除在的罪名范围外,因此,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就应构成一个新罪。这一观点虽有其积极意义,但并不为立法者所接受。《刑法》第133条采取三个罪刑阶段的模式肯定了“因逃逸致人死亡”与交通肇事行为及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当然“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有其相对独立性的,但理解成完全独立的新罪却又与立法者本意相背。

笔-者认为学术界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性质的争议,是因为对此问题的理解呈现出一定的分散性。因此各自的观点都有不足之处,也有自己的合理方面,很难得出统一的权威界定,但笔-者却比较倾向于情节加重犯说。这个观点有利于“因逃逸致人死亡”性质的分析,得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对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上的加重,从而也有利于对该行为的定罪量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76729.html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性质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所有权保留的性质是什么(所有权保留的性质有哪些)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所有权保留的性质,以及所有权保留概念对应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所有权保留简介2、什么是所有权保留买卖3、简述所有权保留买卖合同特征4、买卖合同可以保留所有权吗5、所有权保留买卖合同取回权 所有权保留简介 1、第一...

酒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量刑级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受伤处罚为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于逃逸的驾驶员来说,一旦被吊销驾驶证,那将永远不能再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除了被吊销驾驶证之外,逃逸的驾驶员还会被扣除12分驾照分。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受伤处罚是什...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过失致人死亡区别量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过失致人死亡区别想象竞合)

作者/黄向清(上海市第一中医院院长) 第一部分 简要案件事实和争议问题 从果关系角度来看,此类案件根据暴力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因果力,大可以细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施暴者暴力行为直接导受害人死亡 例如,被告曹某与被害唐某在酒桌上言语发生分歧。期间,曹某将受害推倒在地...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处多少年,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处理流程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常常为对法律知识了解很少,而导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逃逸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都有哪些?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基本解释是什么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基本解释 (一)此中“逃逸理解 “因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后,为避法律追究或救助义务而离事故现场,使被害未能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行为逃逸之时,对于被害可能死亡的结果,可能有认识,也可能没有认识,但无论有无认识,都只能在定在7年以上幅度内量刑,而不能认定为...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是什么

我国新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处3年以下或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含义,刑法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对此认识不一,刑法理...

什么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条件

1“因逃逸致人死亡客观方面 笔者认为准确把握“因逃逸致人死亡客观要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逃逸死亡结果的因;即受害者的死亡与肇事者的逃逸之间存在上的因果关系。如果受害人因肇事行为已经死亡,或者,虽没有死亡,但濒临死亡,即使及时救助也得死亡,则二者没有果关系。 第二,逃逸...

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怎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 若由于肇事者的逃逸受害,则应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此处所说因逃逸致人死亡”,特指行为为躲避法律责任追究而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选择跑,结果造成了被害人因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救援而最终死亡的情况。 另一方面,如果在后,单位主管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