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是什么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3-24)普法百科2

我国新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或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刑法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对此认识不一,刑法理论界对此有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而畏罪潜逃,致被害人延缓抢救时机而死亡。

第二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事实上发生了二次:已经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事故,显然刑法将同种数罪规定了一个法定刑。

第三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有确定证据证明,被害人本来不致于死,却因肇事者逃逸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二是肇事者在逃逸过程中,再次发生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

第二种观点坚持是,“因逃逸致人死亡”作为加重情节,其主观方面也应当是过失,为把其解释为过失,就把“人”解释为“在逃逸中第二次造成交通事故中的人”,即实际发生了两次交通事故。这一解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情况很多,但在逃逸中又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情形并不多,所以,将这种特殊情况作为一个加重情节来规定,显然是不必要的。

其次,如果行为人在第一次交通事故中构成犯罪,逃逸过程中再次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也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可以按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这样处理更为合理。

再次,如果行为人在第一次事故中不构成犯罪,逃逸过程中再次发生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此时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行为人在第二次事故中构成交通肇事罪,对此,只能按照第一个量刑档次处罚,不能加重处罚。

另一种是行为人在第二次事故中不构成犯罪,对此不能处罚,更不能加重处罚。这两种情形都不能适用第三个刑档。所以,这种观点有不周密之处,不足取。

《解释》第5条第1款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与第一种观点一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77475.html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是什么

-逸致人死亡是行为肇事以后,不履行救助务而-,弃被害于不顾,使被害人因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据此概念,显然将发生后,被害当时就被撞,或者被撞得奄奄一息,即使及时送往医院,也没有得到救治情形排除在外。为如果被害当即死亡,或者被撞得奄奄一息,即使予以救治也无法挽救其生命而造成...

酒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量刑级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受伤处罚为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于逃逸的驾驶员来说,一旦被吊销驾驶证,那将永远不能再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除了被吊销驾驶证之外,逃逸的驾驶员还会被扣除12分驾照分。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受伤处罚是什...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过失致人死亡区别量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过失致人死亡区别想象竞合)

作者/黄向清(上海市第一中医院院长) 第一部分 简要案件事实和争议问题 从果关系角度来看,此类案件根据暴力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因果力,大可以细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施暴者暴力行为直接导受害人死亡 例如,被告曹某与被害唐某在酒桌上言语发生分歧。期间,曹某将受害推倒在地...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处多少年,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处理流程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常常为对法律知识了解很少,而导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逃逸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都有哪些?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基本解释是什么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基本解释 (一)此中“逃逸理解 “因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后,为避法律追究或救助务而离事故现场,使被害未能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行为逃逸之时,对于被害可能死亡的结果,可能有认识,也可能没有认识,但无论有无认识,都只能在定在7年以上幅度内量刑,而不能认定为...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性质是什么

认识一个问题,首先立足于行为本质或者性质。由于对主观方面认识不一,对“逃逸致人死亡法律性质认识更众说纷纭,笔-者在此就几个主流观点加以分析: 1、说 此说目前学术界最流行观点。其主要理由:从中规定“致人死亡条文来看,符合结果加重两个条件:其一,基本行为和加重结果的因果关...

什么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条件

1“因逃逸致人死亡客观方面 笔者认为准确把握“因逃逸致人死亡客观要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逃逸死亡结果的因果性;即受害者的死亡与肇事者的逃逸之间存在上的因果关系。如果受害人因肇事行为已经死亡,或者,虽没有死亡,但濒临死亡,即使及时救助也得死亡,则二者没有果关系。 第二,逃逸...

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怎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 若由于肇事者的逃逸受害,则应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此处所说因逃逸致人死亡”,特指行为为躲避法律责任追究而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选择跑,结果造成了被害人因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救援而最终死亡的情况。 另一方面,如果在后,单位主管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