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抚养权纠纷应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一、变更抚养权纠纷应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变更抚养权纠纷确定管辖法院,主要遵循以下规则:
(一)一般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通常指被告的所在地。若被告的经常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二)特殊情况。如果双方在中对变更抚养权纠纷的管辖法院有明确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那么应按照约定确定管辖法院。
(三)考虑未成年人利益。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为了便于查明案件事实,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管辖法院。例如,未成年人实际生活地的法院,若在该地审理更有利于收集证据、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状况等,也可能被确定为管辖法院。
在确定变更抚养权纠纷的管辖法院时,需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确保案件能在合适的法院得到公正、高效的审理。
二、有什么法律规定的支付标准吗
抚养费的支付标准在法律上有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一)有固定收入的情况。一般按照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若需负担两个以上子女的抚养费,比例可适当提高,但通常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这里的月总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各种固定收入来源。
(二)无固定收入的情形。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并参照上述有固定收入的比例来确定。比如一些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等收入不稳定的人群。
(三)特殊情况的考量。在实际确定抚养费数额时,还需考虑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以及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例如,子女患有重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或者当地生活成本较高等,抚养费数额可能会适当提高;而如果给付抚养费一方经济状况较差,确实无力按照标准支付,也可酌情降低。总之,抚养费标准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合理确定。
三、不执行法院抚养费判决的该如何去办
若一方不执行法院关于抚养费的判决,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申请。生效的法院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抚养方可以向作出判决的法院或与该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多种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
(二)司法拘留。如果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法院可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以促使其履行义务,司法拘留期限一般为十五日以下。
(三)追究刑事责任。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特别严重的,其行为可能构成。抚养方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通过这些法律途径,切实维护自身和子女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变更抚养权纠纷应如何确定管辖法院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