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变卖和隐匿财产的区别
一、协议离婚变卖和隐匿财产的区别
协议离婚中变卖和隐匿财产存在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行为方式不同。变卖财产是指在协议离婚过程中,一方将通过出售、转让等交易方式进行处置,使其形式上发生变更,通常会有实际的交易行为和相应的交易记录。而隐匿财产则是一方采取隐瞒、藏匿等手段,不让另一方知晓财产的真实情况,例如将存款转移到他人名下、隐瞒房产等不动产信息等,并不一定涉及实际的交易。
(二)主观目的有所差异。变卖财产可能存在多种目的,有的是为了合理分割财产后变现用于生活等,但也可能存在恶意降低财产价值以便在分割时获取不当利益的情况。隐匿财产的主观目的往往是为了在时独占该部分财产,不让另一方分得,具有明显的恶意和欺骗性。
(三)法律后果不同。对于恶意变卖财产的行为,在分割财产时可能会对实施该行为的一方少分或者不分。而隐匿财产一旦被查实,同样会面临少分或者不分财产的法律后果,并且另一方还可以在发现隐匿行为后的一定期限内,向提起诉讼,请求重新分割财产。
二、一方有过错的离婚时财产怎么判
在离婚时,若一方存在过错,财产的分割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一)照顾无过错方原则。法律倾向于保护婚姻关系中的无过错方。例如,一方存在、与他人、实施、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重大过错行为,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无过错方可以适当多分。
(二)财产的具体情况。法院会综合考虑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数量、性质等因素。比如,若一方在婚姻期间对家庭财产的积累贡献较大,且另一方存在过错,那么贡献较大的无过错方可能会分得更多财产。
(三)对子女权益的考虑。若有未成年子女,法院会考虑哪一方子女更有利于其成长,可能会在上适当向抚养子女的一方倾斜,尤其是在无过错方抚养子女的情况下。
不过,财产分割的具体比例并非绝对,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在遵循法律规定和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裁量,以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三、离婚怎么分割财产
在离婚时,若一方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财产分割会遵循特定原则和处理方式。
(一)法院会对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进行认定。常见的恶意转移财产行为包括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等。若一方有此类行为,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法院会对该方予以少分或者不分。
(二)对于被恶意转移的财产,法院会依法进行追回和处理。如果财产已被转移,另一方可以通过提供相关证据,如银行转账记录、财产交易凭证等,证明财产的去向和转移行为的存在,请求法院责令转移财产的一方返还财产。
(三)在实际分割财产时,法院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无过错方、子女权益以及有利于生产生活等原则,对剩余的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合理分割,以保障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总之,恶意转移财产方在中会受到不利的法律制裁。
以上是关于协议离婚变卖和隐匿财产的区别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