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不符合企业标准处罚
一、食品不符合企业标准处罚
依据法律规定,如发现食品与企业标准不符,则应对其采取如下惩罚措施:首先,由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监管部门强制性地上缴违法所得以及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其次,如果涉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物料,也应当进行没收处理;同时,如果涉事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价值低于一万元,且其涉及违法行为较为严重,那么则应处以五万元至十万元以内的;最后,若情节特别恶劣,还可能面临吊销许可证的严厉处罚。
《》第一百二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一)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二)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
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毒害性的非食品氧化物若被掺入到食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之中,或者食品本身明显含有此类物质,那么这种行为应当接受立案追诉惩罚;同样道理,任何在食品的加工、销售、运输以及储存等环节内,若发现有毒或有害性非食品粘连的情况,均需要进行严肃处理,进入立案追诉程序。
除此之外,利用有毒或是有害性非食品粘连的物品来生产或加工涉及食品的行为,也将被视为违法并应该进行立案追诉。
再者,在粮食作物以及禽畜类养殖、销售、运输和储存等中间过程中,如果出现使用禁止使用的杀虫剂、兽医药品等违禁物质乃至其他种类的有毒、有害物质,都需立即采取行动,予以立案追诉。
最后,那些在保健品或者其他食品中非法添加了国家禁止食用的药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也必须承受法律责任,接收到相应的追诉处罚。
三、在超级市场购买保质期内但变质的食品,该如何索赔
若消费者有幸购买到超出有效期限的食品,您有权依法要求商家为您执行退货或置换服务,且您也可亲自前往商家所在地,以此为依据索求相应的赔偿。
如若商家在经营过程中,行为涉及售卖经过长时间保存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与食品密切相关的产品,而导致对他人人身安全、财产利益或其他权益造成损害时,势必需由其依法负起赔偿之责。
同样地,如若生产商未能实现对食品安全标准的严格把控,以致于制造出无法达到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抑或是销售商明知所售卖的食品并不符合安全标准,而仍予以出售的话,那么消费者除了有权要求商家进行经济赔偿以弥补自身损失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向生产商或销售商提出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的要求。
以上是关于食品不符合企业标准处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