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代物清偿性质及效力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3-13)普法百科3

代物清偿性质及效力

一、代物清偿的构成要件

代物清偿是指债务人以他种给付代替其所负担的给付,从而使债消灭的行为。债务人原则上应依债的标的履行债务,不得以其他标的代替,但也不尽然。在双方当事人合意时,债务人也可以代物清偿,代物清偿仍然发生债消灭的后果。代物清偿须具备以下要件:

1、须原有债的关系存在。

原存在债的关系,无论是合同之债,还是无因管理之债、之债、行为之债,只要有债权债务,就可成立代物清偿,至于原债的标的如何,在所不问。

2、须以他种给付代替原定给付。

给付的形态有支付金钱、交付财物、移转权利、提供劳务、提交成果、不作为等。以一种给付代替他种给付,才为代物清偿。即使在同一形态的给付中,也可成立代物清偿,如以大米代替玉米,以牛代替马等。

3、须有当事人的合意。

由于代物清偿改变了原债中的给付,因而须以债权人、债务人合意才能成立。否则不产生代物清偿的法律后果。

4、须清偿受领人现实受领他种给付。

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代物清偿的合意,即成立代物清偿契约,此代物清偿契约为要物契约,须清偿人现实地为给付行为并经清偿受领人受领的,才发生代物清偿的效力。

二、代物清偿协议的三种情形及效力认定

(一)当事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前达成的代物清偿协议的效力认定

1、当事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前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以抵债物来清偿债权,但未明确抵债物的所有权直接归债权人所有,该代物清偿协议在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效力,但对抵债物应进行折价或拍卖、变卖该抵债物,并从拍卖、变卖价款中清偿债务。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四条明确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对于当事人在债务未届清偿期之前达成以物抵债的协议,只要约定的内容不涉及抵押、的外在形式,就应依据"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的原则,肯定其效力。债权人有权依据代物清偿协议约定请求债务人履行替代给付义务,但应履行清算程序,对抵债物进行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抵债物,拍卖、变卖价款如果高于原债权,多余部分应返还给债务人;如不足清偿债务,债权人就差额部分仍有权向债务人主张。

此外,虽然当事人在债务未届清偿期之前达成的代物清偿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该约定不具有对抗其他债权人的效力。

2、当事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前明确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债物归债权人所有的代物清偿协议,该协议因违反了禁止流押、流质的强制性规定,应认定为无效协议。

抵押权人(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抵押人(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法律设定禁止流抵、流质的目的主要是基于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考虑,防止居于优势地位的债权人牟取不当暴利,损害债务人特别是其他债权人的利益,维护民法的平等、公平原则。当事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前达成代物清偿协议,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债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归债权人所有的代物清偿协议,该协议实际上具有担保债权实现的目的,财产直接归债权人所有与禁止流抵(质)条款的约定内容是一致的。在此情形下,如果债权人以债务人违反代物清偿协议的约定为由,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协议或对所抵之物主张所有权的,人民法院应不予支持。由于代物清偿协议无效,原债务未实际获得清偿,债权人可依原债务主张权利。

3、当事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前约定以房屋或土地等不动产进行抵债,并明确在债务清偿后可以回赎,债务人或第三人根据约定已办理了物权变更登记,该行为符合让与担保的特征,虽然不能产生物权变动的法律效力,但债权人可以主张对该抵债物进行折价或从拍卖、变动抵债物的价款中受偿。

让与担保作为一种非典型的担保方式,具有程序灵活便捷、交易成本低廉及扩张融资范围等制度价值,在社会交易活动中非常常见。但是,由于法律将让与担保排除在典型担保之外,导致学界及审判实践中对一让与担保的效力认识不一,否定观点认为让与担保违反了定原则,应认定无效;肯定观点则以合同自由原则及非专属的财产权利均可让与为由,认为应赋予其法律效力,但是同时认为债权人必须履行清算义务,且不具有对抗其他债权人的效力。但随着学说研究的深入及审判实践发展,让与担保已获得正当的理论基础,其有效性逐渐被大家按受。

(二)当事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后达成的代物清偿协议的效力认定

当事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后达成的代物清偿协议,根据协议履行情况,可区分为两种情形:

1、当事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后达成代物清偿协议,该协议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应履行清算程序,对抵债物进行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抵债物,且当事人一方如认定协议存在可变更、可撤销情形的,可以依请求变更或撤销代物清偿协议。

债务清偿期届满后,债务如为金钱之债则数额就会确定,在此客观基础上达成的代物清偿协议往往为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对该合意的效力应予确认。同时,为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失,也应赋予双方请求人民法院或机构变更或撤销代物清偿协议的救济权。当事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后,可以折价或拍卖、变卖等方式来清偿债务,而为此缔结的相关协议及履行行为均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应认定其法律效力。

2、当事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后达成代物清偿协议,并完成给付行为,如已办理不动产变更登记或登记,该代物清偿协议当然属于有效行为。

一方当事人反悔,要求确认代物清偿协议无效,应不予支持。但如果当事人一万认为该抵债行为存在规定的可变更、可撤销情形下,可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第三人如果认为债务人与债权人存在恶意串通,转移责任财产,损害了其合法权益,可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履行的代物清偿行为无效。

(三)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达成的代物清偿协议的效力认定

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达成的代物清偿协议,如果抵债物是不动产,在尚未办理物权转移手续前,该协议对双方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债务人反悔不履行代物清偿协议,债权人要求继续履行抵债协议或要求确认所抵之物的所有权归自己的,应不予支持。

对于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学界一直存有争议。本文是仅从代物清偿的性质及现行法律规定来分析执行和解协议中所涉代物清偿的效力,对于执行和解协议的整体效力不予评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6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第87条进一步规定:"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已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作执行结案处理。"第104条规定:"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执行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恢复执行。恢复执行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根据上述规定,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达成的代物清偿协议,协议得到现实履行,才能产生消灭原债务的法律效力,否则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恢复原判决的执行。

以上就是合飞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综上所述,债务清偿以物抵债的行为较为有效的提高了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客观上也减少了债务纠纷等问题的出现。是对于债务人而言可以着重考虑的一种偿还债务方式。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385118.html

代物清偿性质及效力的相关文章

离婚协议的性质及效力有哪些

离婚协议的性质及效力有哪些 一、离婚协议的性质 离婚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以对、财产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而达成的协议或者意见。则是离婚协议的书面形式,离婚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11条第1款第3...

清偿代物清偿的区别

法律解析: 清偿代物清偿主要区别在于履行的标的不同,清偿是以货币等形式履行债务,代物清偿是以他种给付替原定给付。 清偿,是指第三人基于为债务人清偿的意思而向债权人清偿的行为。比如,甲欠乙钱,丙替甲还钱给乙,这就是清偿。在清偿中,履行的标的通常是金钱或其他等价。...

代物清偿协议分为几种情况

代物清偿协议分为几种情况 一、当事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前达成的代物清偿协议的效力认定 1、当事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前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以抵债清偿债权,但未明确抵债的所有权直接归债权人所有,该代物清偿协议在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效力,但对抵债应进行折价或拍卖、变卖该抵债,并从拍卖、变卖价...

代物清偿与债的变更有什么不同

代物清偿与债的变更有什么不同 代物清偿是指以他种给付替其所负担的给付,从而使债消灭的。债的变更是指不改变债的主体而改变债的内容的情形。 代物清偿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以他种给付替所负担的给付”。给付的形态有支付金钱、交付财、移转权利、提供劳务、提交成果、不作为等。以一种给付替他种给付,...

代物清偿和流押条款的区别

法律解析: 代物清偿与流押条款主要区别在于设立目的、法律效力等方面。代物清偿是在债务履行期满后达成的以抵债协议,通常有;而流押条款是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约定,一般无代物清偿,是指债权人受领他种给付以原定给付而使合同关系消灭的现象。它往往是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双方协商以特定来抵债...

怎么协议离婚有法律效力?,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简洁解决标题,,协议离婚的法律效力及注意事项,如何确保协议离婚合法有效,明确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方法,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关键要素,保障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步骤,协议离婚有效需知,使协议离婚具有法律效力的方法,了解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要点,确保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原则,10. 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具体要求

怎么协议离婚有法律效力?,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简洁解决标题,,协议离婚的法律效力及注意事项,如何确保协议离婚合法有,明确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方法,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关键要素,保障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步骤,协议离婚有需知,使协议离婚具有法律效力的方法,了解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要点,确保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原则,10. 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具体要求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并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协议,然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的一种离婚方式,怎么协议离婚才具有法律效力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1、协议离婚的前提条件 - 夫妻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 - 夫妻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 夫妻双方...

违约责任的性质及特点

一、违约责任的特点是什么 1、违约责任的产生以不履行合同义务为条件。 一方面合同债务是责任发生的前提,债务是因,责任是果,无债务则无责任;另一方面违约责任是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时,国家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和承担法律责任的表现。违约责任是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而产生长的责任,因此如果当事人违反的是...

惩罚违约金和补偿性违约金如何确定性质

惩罚违约金和补偿性违约金如何确定性质 人民根据《》第585条规定调整过高的违约金时,应避免绝对地按照固定比例调整那种“一刀切”的简单做法,防止机械司法造成以偏概全,挂一漏万等实不公平结果。对于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所约定的过高于违约所造成损失的违约金或者极具惩罚的违约金条款,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