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合同是否属于违法逃税,有没有法律规定
一、阴阳合同是否属于违法逃税,有没有法律规定
阴阳合同有可能属于违法逃税行为,且有相关法律规定。
所谓阴阳合同,是指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通常是虚假的,用于掩盖真实交易情况,以达到逃避税收等非法目的。
从税收法律角度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如果通过阴阳合同隐瞒真实收入、虚报交易价格等手段来少缴税款,就构成了偷税行为。
税务机关一旦查实,会依法追缴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还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阴阳合同中的哪一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在阴阳合同中,一般情况下,阳合同因存在虚假意思表示而不具有法律效力,阴合同若不存在其他违法违规情形,则可能具有法律效力,需具体分析:
(一)阳合同。阳合同通常是当事人为了规避法律、监管或其他目的,对外公开呈现的虚假合同。其内容并非双方真实意思的体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阳合同通常被认定为。
(二)阴合同。阴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体现了双方实际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果阴合同的内容不违反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且不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等导致的情形,那么阴合同是有效的,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总之,判断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
三、阴阳合同是不是受法律保护,有没有法律规定
阴阳合同通常不受法律保护,相关法律有明确规定。
所谓阴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是以逃避国家税收等为目的;对内的一份则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从法律效力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阴阳合同中,以虚假意思表示订立的对外合同,因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愿,属于无效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得到法律保护。而对于隐藏行为,若该隐藏行为本身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则可能是有效的,但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隐藏行为同样无效。
在实践中,阴阳合同可能涉及多种违法违规行为,当事人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以上是关于阴阳合同是否属于违法逃税,有没有法律规定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