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借名购房法律风险
一、如何防范借名购房法律风险
防范借名购房法律风险,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签订书面协议。借名人和出名人均应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包括房屋实际归属、借名购房目的、借名期限、购房款支付方式、房屋使用及处分等关键事项,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时缺乏依据。
其二,保留证据。借名人要留存购房款支付凭证,如银行转账记录、收款等,以证明实际出资情况。对于与购房相关的各类票据、文件等也应妥善保管。
其三,关注房产登记动态。借名人应密切关注房屋产权登记状况,防止出名人为自身利益擅自处分房屋,如出售、抵押等。
其四,选择可靠的借名人。出名人与借名人之间应相互信任,出名人事后不得随意反悔或否认借名购房事实,且需具备良好的信用和经济状况,降低违约风险。
其五,尽早完成过户登记。在符合过户条件时,应尽快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手续,将房屋登记到实际权利人即借名人名下,以确保产权明晰。
二、购房诚意金是吗
购房诚意金并非购房定金,二者存在明显区别:
一是性质不同。购房定金是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其目的是确保合同的订立、履行,适用。给付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而购房诚意金通常是购房者为表示购房意向而向开发商或中介支付的一笔款项,不具有担保性质。
二是约束力不同。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一旦支付定金,双方就受到定金条款的约束。而诚意金更多是一种意向表示,一般不具有合同上的约束力,在未达成购房协议时,购房者通常可以要求退还诚意金。
三是数额规定不同。定金有数额限制,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而诚意金的数额并无明确法律规定,由双方协商确定。
总之,购房诚意金和购房定金在性质、约束力及数额规定等方面均有差异,购房者在支付相关款项时应明确其性质。
三、法拍房需要购房资质吗
法拍房是否需要购房资质,需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
- 司法实践中,部分地区明确规定法拍房需具备购房资质。在这些地区,为了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遵循限购相关要求,竞买人参与法拍房竞拍时,需符合当地的购房条件,比如要求竞买人具有本地、在本地缴纳一定年限的或等。若不符合购房资质,即使竞拍成功,可能也无法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 然而,也有一些地区对法拍房的购房资质并无严格要求。在这些地方,主要强调的是的公信力和程序的合法性,只要竞买人按照法定程序参与竞拍并成交,就可以办理房产过户。
因此,在参与法拍房竞拍前,务必向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或相关司法机关详细咨询,了解清楚当地关于法拍房购房资质的具体规定,避免因资质不符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以上是关于如何防范借名购房法律风险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