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签的是劳动合同吗
一、入职签的是劳动合同吗
入职时通常签的是劳动合同,但也可能存在其他情况。
一般而言,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是劳动关系,那么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确立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它明确了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诸多关键事项,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入职签订的可能不是劳动合同。比如,对于一些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双方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再如,一些实习人员,若其与单位并非建立劳动关系,而是实习关系,可能签订的是实习协议。
综上,大多数常规的入职情形下签订的是劳动合同,但具体签订何种协议,需根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实际建立的法律关系来确定。如果劳动者对签订的协议内容存在疑问,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并寻求明确解释。
二、恶意不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恶意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给予劳动者赔偿,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用工一个月内。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恶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经劳动者催告后仍不签订的,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支付劳动报酬,并依法支付。
二是用工一个月至一年内。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三是用工满一年。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同时,用人单位还需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三、不签劳动合同处罚是什么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处罚情形如下:
一是支付双倍工资。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对用人单位不及时签订合同的一种经济惩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使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
二是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相对稳定,对劳动者的职业保障更有利。
三是。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通过这些处罚措施,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正常秩序。
以上是关于入职签的是劳动合同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