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一、如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需遵循以下要点:
其一,订立主体需明确且具备相应资格。用人单位应为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劳动者应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备劳动能力且未受就业限制。
其二,合同内容要完备。应包含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如名称、住址、号码等;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需明确具体;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应符合;劳动报酬要明确支付形式、周期和标准;社会保险约定要清晰;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条款不可或缺;同时可约定、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其三,订立程序要合法。用人单位应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情况,劳动者也应如实说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双方经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后,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劳动合同即生效。
二、订立劳动合同要注意什么
订立劳动合同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是主体资格。用人单位须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劳动者应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备劳动能力且无其他就业限制。
二是合同条款。必备条款不可或缺,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其中,劳动报酬应明确支付方式、金额、支付时间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需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三是试用期。试用期长短应符合法律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且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四是合同形式。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避免口头约定引发纠纷。
五是违约责任。明确双方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的责任,以保障合同的履行。
六是知情权。用人单位应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职业危害等情况,劳动者也应如实提供。
最后,签订合同后,双方应各执一份,妥善保管。
三、如何订立劳动合同
订立劳动合同需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和要求,具体如下:
其一,确定合同双方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注册登记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劳动者需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备劳动能力和就业资格。
其二,协商合同条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就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平等协商,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必备条款,也可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其三,采用书面形式。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双方各执一份。合同文本应清晰明确,避免模糊不清或歧义条款。
其四,签字或盖章确认。双方在协商一致后,在劳动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劳动合同即成立生效。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以上是关于如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