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是怎样的
一、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是怎样的
订立劳动合同通常有以下程序:
(一)要约和承诺。一般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订立劳动合同的建议,这是要约。劳动者若接受该建议,即为承诺。双方初步达成订立劳动合同的意向。
(二)协商谈判。双方就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协商,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重要事项。双方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充分表达各自的意愿和要求,确保条款符合和双方利益。
(三)拟定合同文本。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用人单位或双方共同拟定劳动合同文本。合同文本应明确、具体,涵盖法定必备条款和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四)签字盖章。劳动合同文本拟定后,双方当事人需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以确认对合同内容的认可和接受。至此,劳动合同正式订立。
此外,订立劳动合同还需注意,用人单位应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否则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哪些原则
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原则。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各项条款,都不得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比如,用人单位不能约定低于当地标准的工资条款。
(二)公平原则。劳动合同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应秉持公平理念,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在工作任务分配、考核标准等方面,应做到公平合理,不能显失公平地加重一方的责任或减少其应得权益。
(三)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法律地位平等,不存在隶属或依附关系。合同的订立应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对于合同的各项条款,需经双方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四)诚实信用原则。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双方都应诚实守信,如实告知对方与劳动合同相关的重要信息,不得欺诈、隐瞒。例如,劳动者应如实告知自身健康状况、工作经历等,用人单位应如实告知工作内容、劳动条件等。
三、不订立劳动合同赔偿多少
公司不订立劳动合同的赔偿,需分情况讨论:
(一)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在此期间,公司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无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因为法律给予了公司一个月的宽限期用于签订劳动合同。
(二)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这种情况下,公司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对公司未依法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一种惩罚性赔偿措施,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体计算方式是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止,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双倍工资差额。
(三)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此时视为公司与劳动者已订立,公司除应支付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的双倍工资外,还应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若公司拒绝补订,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以上是关于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