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银监会信用卡逾期退息新规出台!哪些情况能退利息?
“听说银监会出了信用卡逾期退息的新政策,到底哪些情况能申请退息?”随着2023年银监会针对信用卡逾期问题的进一步规范,持卡人权益保护再次成为焦点。新规明确,部分逾期产生的利息、违约金甚至罚息,符合条件的持卡人可申请退还,本文将深入解读政策核心,并给出实操建议。
新规重点:退息范围扩大,限制高额收费
根据银监会202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银行在信用卡逾期管理中必须遵循“合理、透明”原则。新规明确三种可申请退息的情况:
1、银行未明确告知逾期利息计算规则,导致持卡人因信息不对称产生高额费用;
2、逾期利息或违约金超过年化利率24%上限(根据最高法院民间借贷利率保护标准);
3、因不可抗力(如重大疾病、自然灾害)导致逾期,持卡人提供证明后可协商减免。
银行需在账单中单独列明利息、违约金等费用明细,若存在计息错误或重复收费,持卡人有权追溯退费。
**实操指南:如何申请退息?
若符合上述条件,持卡人可通过以下步骤维权:
1、核对历史账单:重点检查逾期期间的利息计算方式、费率是否合规,留存违规证据(如账单截图、短信通知);
2、联系银行客服:通过官方渠道提出退息申请,说明理由并提交证明材料;
3、协商无果可申诉:若银行拒绝处理,可向银监会消保局(12378热线)或当地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投诉;
4、司法途径:针对恶意扣费或证据确凿的案例,可依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主张权益。
关键提示:申请退息需在逾期结清后1年内提出,超期可能影响维权成功率。
**相关法条依据
1、《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银监会令〔2023〕1号)第七十条:银行应明示逾期利息、违约金等收费标准,不得设置不公平条款。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借贷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当前约15.4%)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3、《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约还款,需支付逾期利息,但双方约定不得显失公平。
2023年银监会信用卡新规的推出,既是金融监管趋严的信号,也为持卡人提供了更坚实的维权后盾。核心思想在于“双向公平”——银行需规范收费,用户需理性用卡,若您发现自身遭遇不合理计息,务必抓住政策窗口期主动申诉,需要提醒的是,退息政策并非鼓励逾期,而是纠偏不当收费行为,合理规划财务、按时还款,才是避免纠纷的根本之道。
一句话牢记:懂规则才能护权益,及时行动方能止损回血!
2023年银监会信用卡逾期退息新规出台!哪些情况能退利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