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信用卡新规出台,逾期还款将上征信?
中国银监会针对信用卡还款政策发布了一系列调整,引发持卡人广泛关注。新规明确要求银行加强信用卡逾期管理,对还款宽限期、征信上报规则等作出更严格的规范,不少用户担忧:这是否意味着轻微逾期也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持卡人又该如何应对?
**政策核心变化:从严管理信用风险
根据银监会最新文件,信用卡还款政策主要在三个方面收紧:
1、还款宽限期缩短:多数银行原有的3天宽限期调整为1-2天,部分银行取消宽限期,到期未还即视为逾期。
2、征信上报门槛降低:单次逾期超过1天即可能被记录至央行征信系统,“容时容差”政策适用范围大幅缩减。
3、费用透明化:银行需明确公示逾期利息、违约金计算方式,禁止“隐性收费”。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调整旨在防范金融风险,遏制信用卡过度借贷行为,同时推动消费者养成理性消费习惯,但对普通持卡人而言,政策收紧无疑增加了还款压力,尤其是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人群。
**解决方案:三步规避信用“污点”
1、绑定自动还款:通过银行APP设置全额还款或最低还款自动扣款,避免遗忘导致逾期。
2、提前规划资金流:利用信用卡账单日与还款日的时间差,优先偿还即将到期的账单,必要时申请分期缓解压力。
3、主动沟通协商:如遇突发经济困难,及时联系银行说明情况,可依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申请个性化还款方案。
**相关法条依据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银行应为持卡人提供容时容差服务,但具体期限由银行自主确定并公示。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五条:金融机构需如实报送信贷信息,逾期记录保存期限为5年。
银监会2023年《关于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不得诱导过度分期,需充分告知逾期后果。
银监会此次新规传递了清晰的监管信号:信用卡不再是“无限透支工具”,而是纳入严格风控体系的金融产品,对消费者而言,既要善用信用卡的便利性,更需警惕逾期风险。建议持卡人每月核查账单、设置还款提醒,并保留银行沟通记录作为维权凭证,毕竟,信用记录是“第二张身份证”,一次疏忽可能影响未来5年的贷款、就业甚至出行。
关键提醒:若已产生逾期记录,切勿盲目注销信用卡,持续正常使用并按时还款2年以上,可逐步修复信用评分,理性用卡、量入为出,才是应对新政的最佳策略。
中国银监会信用卡新规出台,逾期还款将上征信?,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