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用卡退息新规出台,你的利息能退回来吗?
近年来,信用卡透支、分期产生的利息和违约金一直是持卡人关注的焦点,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了信用卡退息最新政策,明确要求银行在特定情况下需退还部分不合理利息费用,这一政策究竟如何落地?普通持卡人又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政策核心:哪些利息能退?
根据最新政策,持卡人若遇到以下情况,可向银行申请退息:
1、超额收取的利息或违约金(如因银行未明确告知收费规则导致用户误操作);
2、疫情期间因特殊困难未能按时还款产生的罚息(需提供收入证明等材料);
3、未经持卡人同意的自动分期手续费(部分银行默认勾选分期功能,涉嫌违规)。
政策强调,银行需主动核查历史账单,对不合理收费“应退尽退”,且不得设置隐形门槛阻碍用户申请。
**解决方案:三步拿回你的钱
1、核对账单,锁定问题费用
- 登录银行APP或调取纸质账单,重点查看利息、违约金、分期手续费等条目,标记金额异常或未经确认的收费项。
2、联系客服,提交书面申请
- 拨打银行信用卡中心电话,明确引用《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要求退还不合理费用;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银保监会投诉(投诉渠道包括电话12378或官方网站)。
3、留存证据,必要时走法律途径
- 保存通话录音、聊天记录、账单截图等材料;若银行拒不处理,可委托律师通过民事诉讼主张权益。
**相关法条依据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因失业、疾病等特殊原因无法还款时,银行应提供个性化分期方案,并减免相关费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银行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收费属于侵权行为。
此次国家信用卡退息最新政策释放了两大信号:一是金融监管趋严,银行“躺着赚钱”的时代终结;二是消费者维权门槛降低,普通人也能通过合法途径追回损失,但需注意,政策并非鼓励“薅羊毛”,持卡人应理性用卡、按时还款,避免过度依赖退息政策,若确有被多收费的情况,务必主动出击、依法维权,同时警惕网络上“代办退息”的诈骗陷阱,通过正规渠道申请才能保障安全。
一句话提醒:信用卡是“双刃剑”,用好政策红利的同时,更要量入为出,守住信用底线!
国家信用卡退息新规出台,你的利息能退回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