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二金到底包含哪些?90%的职场人都不完全清楚!
每个月工资条上扣掉的"五险二金"究竟包含什么?为什么说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养老、医疗甚至买房大计?今天我用律师的专业视角,带你看透这个职场人必须掌握的"隐形福利包"。
**一、五险二金的完整构成解析
五险二金=5项社会保险+2项长期储备金,具体包含:
1、养老保险
企业缴纳16%(2023年标准),个人缴8%,累计缴满15年才能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注意:断缴会影响累计年限,跨省就业需办理转移接续。
2、医疗保险
企业缴8-10%,个人缴2%+每月3元大病统筹。停缴次月即无法报销,但个人账户余额仍可使用,跨省就医需提前备案。
3、失业保险
企业缴0.8%,个人缴0.2%,非自愿失业且缴满1年可申领,最长领取24个月,2023年多地已取消"60天申领期限"限制。
4、工伤保险
全额由企业缴纳(0.2%-1.9%行业差别费率),涵盖职业病、通勤事故,特别注意: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才视同工伤。
5、生育保险
已并入医保,企业缴纳0.8%,覆盖产检费、生育津贴,男性职工配偶无业也可报销50%。
6、住房公积金
企业与个人各缴5%-12%,可提取支付房租/房贷/装修,多地开通异地转移接续,直接影响公积金贷款额度。
7、企业年金
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自愿建立,个人缴1%-4%+企业缴≤8%。跳槽时账户可转移,退休时按投资收益一次性或分期领取。
二、律师特别提醒:这3类情形最易踩坑
1、试用期不缴社保违法
依据《社会保险法》第58条,劳动关系建立30日内必须参保,遇到"转正后补缴"说辞可直接向社保稽核科投诉。
2、最低基数缴纳损害权益
养老金计算与缴费基数直接挂钩,企业按最低标准缴费将导致退休金缩水,可要求按实际工资基数缴纳。
3、企业年金≠必须缴纳
作为补充福利,企业有权决定是否建立,但国企、金融机构等通常都会配置,求职时可作为待遇评估指标。
**三、法律依据速查表
1、《社会保险法》第2条、第10-14条(五险强制缴纳)
2、《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5条(公积金缴存规范)
3、《企业年金办法》第3条(自愿建立原则)
**四、实操建议
1、每月登录支付宝-市民中心查询缴费明细
2、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约定缴费基数
3、跨省换工作务必办理社保转移接续手续
4、购房前连续缴纳6-12个月公积金可享低利率贷款
小编总结:五险二金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核心权益,更是对抗风险的长期保障。 从看病报销到退休规划,从买房置业到失业托底,每项保障都对应着具体的生活场景,建议职场人定期核查缴费记录,遇到权益受损及时保存工资流水、劳动合同等证据,通过12333热线或劳动监察部门维权。懂法才能守住钱袋子,合规缴费的企业才值得长期效力!
五险二金到底包含哪些?90%的职场人都不完全清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