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的财产分割怎么写才不会吃亏?
离婚协议书中财产分割的条款,往往是夫妻双方争议的焦点,很多人担心自己“分少了”“被隐瞒财产”,甚至因为协议不规范导致后续纠纷。如何写出一份既合法又能保护自身权益的财产分割协议?这需要从财产界定、分割方式、法律漏洞规避等多个维度入手。
现实中,许多夫妻因对共同财产范围认知不清而埋下隐患,一方在婚前购买的房产婚后共同还贷,增值部分是否属于共同财产?婚后一方父母赠与的车辆是否需要分割?如果协议中未明确财产归属、计算方式及补偿方案,离婚后可能面临财产追索、债务纠纷甚至诉讼风险,更棘手的是,若对方存在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协议中的疏漏会让受害方陷入被动。
解决方案:三步写出专业财产分割协议
1、明确财产范围,分类罗列清单
将双方名下的房产、车辆、存款、股票、保险、公司股权等逐项列出,区分婚前个人财产与婚后共同财产。
- 婚前全款购房属于个人财产,但婚后共同还贷部分需注明补偿金额;
- 婚后继承或受赠的财产若未明确归属,默认按共同财产处理。
2、细化分割方式,避免模糊表述
切忌使用“各自名下财产归各自所有”这类笼统描述。建议采用“财产归甲方,乙方获得折价补偿XX万元”的明确格式,并约定付款时间、违约责任。
- 房产分割可约定“房屋归男方,男方需在离婚后30日内支付女方房屋折价款80万元”;
- 涉及公司股权时,需注明是否包含未来收益或债务承担。
3、增加兜底条款,防范隐匿财产
在协议中补充:“若一方发现对方隐瞒、转移共同财产,隐瞒部分视为未分割财产,另一方有权要求重新分割并追偿损失”。同时保留银行流水、财产凭证等证据,必要时可申请法院调查对方财产状况。
相关法条依据
《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包括工资、投资收益、继承或受赠财产(未明确归属个人的情况)。
《民法典》第1065条:允许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归属,协议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民法典》第1076条:离婚协议需载明自愿离婚意愿及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的一致意见。
离婚协议书的财产分割条款,核心在于“明确、具体、可执行”,与其事后打官司耗费精力,不如在协议阶段厘清细节,尤其要注意:
1、婚前财产与婚后增值部分的计算;
2、债务归属与财产补偿的关联性;
3、兜底条款对隐匿财产的约束力。
如果涉及大额财产或复杂股权结构,建议委托专业律师起草协议,必要时可公证或申请法院确认效力,一份严谨的协议,不仅能避免“秋后算账”,更是对自身财产权益的最佳保障。
离婚协议书的财产分割怎么写才不会吃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