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时财产怎么分割?孩子抚养权归谁?
离婚不仅是情感关系的终结,更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当婚姻走到尽头,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权往往是争议的焦点,许多当事人会问:起诉离婚时,财产到底怎么分?孩子的抚养权会判给谁?
**离婚财产分割的核心原则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平均分割,但实际操作中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过错责任:若一方存在重婚、家暴、出轨等重大过错,无过错方可主张多分财产;
2、财产来源:例如婚前财产、父母赠与或继承的财产一般归个人所有,但婚后增值部分可能被认定为共同财产;
3、子女利益:法院可能将房产等大额资产优先分配给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
4、经济贡献:全职照顾家庭的一方,虽无直接收入,仍有权分得共同财产。
需特别注意:如果对方存在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可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孩子抚养权的判定标准
关于孩子抚养权,法院的核心原则是“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具体会考量:
1、经济能力:稳定的收入、住房条件等是基础保障;
2、情感依赖:长期由哪一方照顾孩子,尤其是8周岁以上孩子的意愿会被重点参考;
3、教育环境:包括学区、家庭支持系统(如祖辈协助)等;
4、健康状况:若孩子年幼或患病,判给母亲的可能性较高。
提醒:抚养权并非“终身制”,若后续出现抚养方虐待孩子、丧失经济能力等情形,另一方有权申请变更抚养权。
**解决方案:如何争取最大权益?
1、证据为王:收集财产凭证(银行流水、房产证)、对方过错证据(聊天记录、报警记录)、抚养优势证明(收入证明、学校沟通记录);
2、协商优先:通过调解达成协议,可避免诉讼拉锯战,尤其对保护孩子心理健康更有利;
3、专业辅助:委托律师协助梳理财产、制定抚养方案,必要时申请财产保全或心理评估。
**相关法条参考
《民法典》第1087条:离婚时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民法典》第1084条:子女已满8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36条:隐匿、变卖共同财产的,可少分或不分财产。
离婚诉讼的本质是平衡法律与情感,在财产分割中,既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要避免过度激化矛盾;在争夺抚养权时,孩子的身心健康应放在首位,建议当事人提前规划、理性沟通,必要时借助法律专业力量,才能在这场人生转折中争取最优解。
记住:法律是底线,但孩子的未来和双方的和解空间,或许比输赢更重要。
起诉离婚时财产怎么分割?孩子抚养权归谁?,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